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很多人那天看了我聊东哥和奶茶妹,没看懂,跟后台一个劲儿的喷我。
例如东哥出轨了,难道他不该为此付出数百亿的代价吗?
再比如东哥都出轨了,奶茶还选择配合,还选择息事宁人,这难道不表明她爱钱吗?
.......
所以我说,咱们不在一个频道上。我在聊8,你在聊1,我在聊城门楼子,你在说胯骨轴子。
我们也许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但是我们看见的世界,未必是同一个。
东哥出轨,是不是背叛?当然是。但那是他自己的事儿,他自己的事儿不该让无数股民付出数百亿,能听懂吗?
我是一个成年人,不是一个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琼瑶的那种逻辑,比如全城的人死光了又如何?我失去的可是爱情啊。
这种逻辑对我这个岁数的人是没有作用的,明白吗?
别说全城的人,哪怕降低一万倍,例如他失去的仅仅是一条腿,可我失去的是爱情啊。
你觉得我会认同吗?我认同个六。
别闹了,都成熟点。
东哥出轨当然有罪,但那是他们两口子的私事,我根本就不关注。我根本就不关注一个人的喜怒哀乐,这不是我说的,是鲁迅先生说的。
人类并不共悲欢,一个人在河边哭泣,只能让人觉得聒噪。这话不是我说的,咱们都学过。
所以在我看来,无论这两口子感情如何,和几百亿,和多少万的家庭相比,都是扯淡的。
奶茶爱钱也好,不爱钱也罢,和几百亿,和多少万的家庭相比,也是无足轻重的。
论迹不论心,重要的是结果,不是想法。
结果是她在很多人的饭碗与自己的情绪之间选择了前者,这事儿很牛,最起码让很多人另眼相看。
我这样成熟的人就另眼相看。你注意这一切是有前提的。
一对普通夫妻,老公出轨了,妻子选择原谅也好选择不原谅也罢,关我P事?
根本不会有人理睬你的家事。
一件事只有涉及到千千万万人的岗位,生计,才会引起注意,你的选择才会引起注意。
不是每个人都像奶茶一样,有机会和千千万万人的生计挂钩,不是的。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活在琐碎当中。
所以关注的当然是琐碎下的定义,比如张三对了,还是李四错了。
说穿了还是因为你没有事业,没有属于你的事业,没有一件事让你去做,于是你只能陷于琐碎。
咱们还聊过西游记,我聊过猴子的成长史。猴子的成长史绝不仅限于十四年取经路上他看人下菜碟的对待妖怪的态度,不只有这些。
他开始理解了真正的人际关系。
我们想一个问题:猴子为什么很多时候明明可以自己动用武力,却没有用,而是去搬救兵?
有的妖怪是为了找到正主,让正主领走,可是在找到正主之前,猴子往往会把天庭西方找个遍,把各路神仙都请一遍,让大家用了各种办法都不成,然后再引出正主。
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实猴子的能耐肯定比龙王强,比天兵强,很多时候他硬打不是不能打,为什么?
因为这才是关系,明白吗?
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参与一件事的过程,才是关系。
猴子当年做大圣的时候,与天上地下的神仙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仅仅相当于参加产品展销会,四处发名片,混个脸熟。
混个脸熟的见面缘分与一起打过妖的联手并不一样,后者是同事,甚至是战友。
为什么?
因为混个脸熟,人家和你之间没有共同目标。
你说你是大圣,那么见面叫声大圣好,点头之交,到此为止了。
只有说咱们一起打妖,回头一起分功劳,你去灵山领功,我去天庭领功,这才是真正共过事的。
有一才能有二,有二才能有三,从此之后,关系才能建立起来,我是指真正的关系。
所以只有你融入了一个长期的事业,比如取经,你的生命才开始有意义,你也才开始真正的学习,真正的进步,真正的交友,真正的理解这个世界。
当初做猴妖的时候,他只是在瞎混,只是在打发时光。
猴子在花果山上的时候,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压根儿就没开启。那时候他看到的世界是很幼稚的。
昨晚撸串,牛魔王为啥不喝我敬的酒?上次请客是蛟魔王买单,这次轮到禺狨王了,他怎么老不掏钱?
你盯着的那些事儿,说到底,很LOW。LOW不是因为人LOW,而是因为没有事情可做,没有一件不那么LOW的事情给你做。
层面就只能到这儿了,到这儿就打住了。
所以《水浒》当中树不树那面杏黄大旗,不是一个动作,那是质变,根本性质的变化。
你不树那面旗,只能聚集打家劫舍,哥们义气的盗匪,你树起来,才有可能聚集真正有本事,有目标的人才。
宋江的失败不是因为他不听晁盖的,听晁盖的失败的更快。
宋江的问题在于他树立了目标,可是没有能力贯彻目标,而晁盖,其实根本没有目标。
明尼苏达案,为什么从几年前开始的时候我聊的就是狙空案,就是防卫战?
因为这才是核心,事关万人生计的项目才是核心,至于男男女女之间,裤腰带上那点事儿,谁今天爱谁了,谁明天又不爱谁了,有什么意思?
就像老板让你写日报,今天干了啥,你作为销售,说我今天和客户吃了一顿饭,回家拉了一泡屎,你觉得这份日报能提交么?
这是老板关心的吗?
他想知道的是吃饭拉屎这种层面的话题吗?是吗?他想了解的是项目进度,是你从事的事业本身。
我拿我的读者当老板,才会和你聊那样的维度。如果你们看了之后,反过来只操心吃什么饭,拉什么屎,那只能说我高看你了。
又或者,你来错地儿了。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