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莫
01、卷首语
父母的爱,就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
人生一辈子,作为父母,总想给予子女最好的生活。为了子女,父母倾尽了一生的精力与时间,只为他们能茁壮成长,成年之后能有一番作为。
维斯冠曾说:“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
随着子女的成长,父母倾注的心血越来越多,直到他们老去。
父母渴望子女能有出息,更多的是希望他们能靠自己,有更好的生活。同时,也希望在自己老去之后,能得到子女的照顾。
但是,许多父母,老了之后才发现,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原来是渐行渐远的过程。
曾经以为,老了能和子女生活在一起,被子女用心照顾、陪伴。可是,成家后的子女,精力也有限,他们会被生活各种各样的事与矛盾,纠缠着。对于父母,常常没有心思照顾。
一位六十岁的大妈,生了六个儿女,在病倒之后,看清了与儿子、女儿之间的情分有多么浅薄。
02、儿女多了,养老时互相推诿责任
李姨今年六十岁,一辈子生了六个儿女。
年轻的时候,为了养活六个女儿,她用三轮车在风雨里买过菜;开过早餐店,每天三四点起床,做早餐;做过保姆,开过的士,甚至曾经还像个男人一样,开车给别人送货……
李姨的一辈子,都在为了儿女活着。因为,在她四十岁时,丈夫就患病过世了。当时,许多媒人想给李姨介绍个对象,这样养育六个儿女会容易一点。
可是,李姨觉得,自己有六个儿女,一是觉得自己这么多孩子,不想拖累别人;二是,儿女还太小,她怕二婚如果经营不好,会给他们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就这样,李姨一个人又是当爹又是当妈,辛辛苦苦将六个女儿拉扯大了。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李姨还坚持送他们上学,甚至还培养出了两个研究生。
本以为,老了,可以享福。谁知,在六十岁时,李姨病倒了。躺在医院的日子里,她的几个儿女,常常为了谁照顾她,而吵架。
有的说,要上班,请不了假;有的说,家里三个孩子,顾不上妈;还有的说,生意不能耽误,耽误一天就是几千块钱的收入……
李姨病倒后,才看清,原来儿女多了,养老时互相推诿责任,这让她活得像一个包袱与累赘,令她很心寒。
03、为儿女倾尽所有,是我做过最错误的决定
李姨在病倒的那段时间,常常会想:如果,我手里有钱,我也不用靠几个儿女。儿女们还为了李姨的医药费,在医院大吵了一架。
尽管,李姨没说什么,但是,她的心里终于还是想透了一个道理:真的不该为了儿女,花光自己全部的积蓄。
原本,李姨是二十几万存款的,但是,女儿说做生意要钱,她就拿了五万给他;儿子说要置房,又拿了几万给他……就这样,所有的钱都花在了儿女的身上。
看清儿女与自己的情谊,原来那么浅薄,她感叹:为儿女倾尽所有,是我做过最错误的决定。
李姨出院后,跟儿女们提了一句:妈,老了,你们要是手里宽裕了,把我借给你们的钱,还给我。我也要生活……
李姨的身体康复后,她又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开了一家小店。尽管李姨已经六十岁了,但是她还是不想活成儿女们的负担。
她想多赚点钱,在以后的日子里,给自己多一点保障。人啊,一辈子,还是要多为自己考虑考虑。这是李姨在晚年,活透的感悟。
04、总结
梁实秋在《槐园梦忆》中曾说:“父母的爱是天生的,是自然的,如天降甘霖,霈然而莫之能御,是无条件的施与而不望报。父母子女之间的这一笔账是无从算起的。”
在这世间活着,不要高估了与任何人的关系。即便,与子女之间,也不要寄予太大的希望。
人生路上,养育子女是一种责任。但是,子女成年之后,他们就该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了。作为父母,学会放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身上。
人这辈子,终究是要靠自己。哪怕,在晚年,也需要学会靠自己。保持自我独立与自理的能力,能让自己活得更有尊严。
在晚年,不管有多爱子女,学会为自己积攒一些积蓄,同时,将自己晚年的生活经营得丰富一些。
与子女之间产生磨合与冲突时,不要太伤心,学会释怀。
用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喜欢的生活环境,让自己在晚年过得舒适、舒服一点。
人老了,与自己和解,开心活着,就是自己给自己的福气。
-END-
作者:夏莫,新锐情感导师,心理学学者,全网超10亿人气情感作家,幸福女人管理师,专注情感、两性、婆媳答疑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