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70后的我们,渐渐步入中年,我们的父母也步入老年了,我们应当担起身上的责任,尽孝了。
上次,父亲干活而脚底打滑,脊椎受伤住院了。看着病床上的父亲,既心疼又生气。心疼是伤筋动骨需静养,行动不自由,还受痛苦。生气是因为,作为儿女的一再叮嘱他们种点小菜吃就行了,可七十岁的老人,还跟老妈去抬树子,说拿回家当柴火,结果摔跤骨折了。因为镇上房子有天然气,老房子不常住,原本很多柴都搁在那,这些年被虫蛀成粉粉了。
我每天负责父亲的一日三餐和检查,母亲就负责侄儿侄女上学。还好离医院不远,每天往返家与医院之间,父亲好在没其它慢性病,什么饮食都可以吃。我是今天排骨汤,明天鸡汤鱼汤,有时小炒菜带点水果之类的送给父亲,让他多吃点,病养得快点。父亲说,吃不了多少,没必要天天吃这么好,我想他一定是心疼钱花多了。钱和身体相比,身体比钱重要了。有好身体才有一切,没身体一切皆是零,不是吗?
一天早晨,医生护士查房,隔壁床的大伯昨天检查的血糖还是14点多。听说大伯都已经住院四五天了,怎么血糖还是那么高,还没降下去。我心里咕咚一下,什么医院,连个血糖都降不了,是医生不行,还是用药不行。后面我才发现,大伯的女儿,女婿也很孝顺。几乎每天都给大伯送饭,不是猪脚汤就是烧白之类的,都是高油高汤的食品。听说大伯喜欢吃甜品,他们买了一大爪香蕉摆在那。大伯想吃就吃,有时一连吃一两根。我明白了,大伯的血糖为啥没降下来了,跟他们的食物有关。医生一心给病人降血糖,家人的饮食却在不断升血糖,难怪大伯说头昏沉沉的,下不了床,走不了路。我在想,既然是糖尿病,难不成医生对饮食没嘱托,还是儿女把病人交给医生,没问饮食注意些什么吗?儿女还是本着,在父母尚在,他们想吃啥满足他们,才是孝道的精神在照顾呢?后面,我与他们的聊天中,告诉他们老人的饮食要清淡些,少盐少油,血糖高要注意些哪些,他们似懂非懂的应和着。本着一颗善心,举手之劳的事,也希望大伯身体早日康复,早出医院才好!
是的,无知者无罪。但我认为,人无完人,在我们未知的领域,我们能否多多咨询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如果有文化的,能否用我们的手机查查相关的注意事项呢?
在此,希望我们能尽孝,也尽好孝,也让孝道作为一种美德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