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贵带着痛《活着》了,而他最后《隐入尘烟》

2022年09月29日11:42:23 情感 1744

福贵带着痛《活着》了,而他最后《隐入尘烟》 - 天天要闻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1984/2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273

01


马有铁,被自己亲三哥当长工使唤,是一个被欺负了半生的善良老实男人。

曹贵英,一个被自己的家人长年打骂,甚至被打成残疾,小便失禁,佝偻着身子,双手使不上力的善良可怜女人。

以给他们成家为由,他们俩被各自的亲人赶了出来,住在了外面无人居住的破房子里,这就是他们的新房,也是他们的新家。

全片不说苦,却苦出天际。

有些人就是活进尘埃,隐入尘烟里,都不被放过。

福贵带着痛《活着》了,而他最后《隐入尘烟》 - 天天要闻


02

麻绳专挑细处断

马有铁是RH阴性血,因为血型宝贵,就活该被那个张永福反复吸血吗?

可是善良的天性,不会因为穷苦,就消失了。

就好像冷漠,不会因为穷苦,就不见了。

更何况张永福的性命,关系到村子里多数人的地租钱和工钱。

福贵带着痛《活着》了,而他最后《隐入尘烟》 - 天天要闻


很讽刺的是,每次马有铁需要帮忙的时候,周围却空无一人。

每次需要他去抽血的时候,那些无关的看客们就突然涌现。

他总是被架在道德的十字架上,下不来。即使全身的细胞都透露出抗拒,一旦到了嘴角,就只剩下服从。

让人忿忿不平的是,马有铁却一心还在为冷漠的村民们着想。

就像张永福的儿子说的:“你都在这儿献血了(被村民们逼着来献血的),你还替他们说话啊。”

人善被人欺,欺负他最多的还是他的亲三哥。

把他赶出家门的时候,没有任何东西给他。

侄子要结婚了,两个车都拉不完的家具,抠鬼哥哥想省点雇车子拉家具的钱,就让他带着驴车去城里拉回来。

占着他的贫困户名额,以他名义,去城里买房,留给自己儿子住。

甚至最后他死了,都在吸着他的血。

03

厄运专找苦命人

海清饰演的曹贵英,在影片一开始我还真没认出来。

其他剧里,嘴巴跟机关枪似的咄咄逼人的海清,在这部片里我找不到半点影子。

一如曹贵英本人,怯懦,不自信。随时随地小便失禁,被人戳破的难堪画面,让人内心像发酵的菜叶一般发酸。

或许命运还是眷顾她的,遇到了马有铁这个西北汉子,可以照顾她,不仅照顾她的生活,而且还照顾她的自尊。

福贵带着痛《活着》了,而他最后《隐入尘烟》 - 天天要闻


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他还想着为媳妇买一件长款大衣,可以在外人面前遮住尿湿的裤子,给了她活着的尊严。

大西北长不出玫瑰,他却用小麦粒给她在手臂上“种”了一朵小麦花,给了她生活的浪漫。

他给了她,家的温暖;

她亦回馈了他,生活的希望。

眼见着他们一潭死水的眼底,一点一点地泛起了光亮,一切那么美好,让人动容。

在刚住上新房子,有鸡有猪还有驴的好生活刚刚开始之时,她却死在了给自己男人送饭的路上。

一条小河沟里,满村大老爷们没把她捞上来,最后是她的丈夫亲手从冰冷的河水里抱出了她凉透的尸体。

失去盼头的马有铁把欠的债都还掉了,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和这个世界告别。

给相依为命的驴解除了枷锁,一如给自己解除掉枷锁,骂驴,又何尝不是在骂自己。

福贵带着痛《活着》了,而他最后《隐入尘烟》 - 天天要闻


负重半生,半生蹉跎。

全片不说一句苦,却苦到了骨子里。

曹贵英人生中吃的第一个鸡蛋是在她临死之前,生病了,她的丈夫煮给她吃的,她谦让给丈夫吃,丈夫舍不得吃,留给她补充营养。

福贵带着痛《活着》了,而他最后《隐入尘烟》 - 天天要闻


马有铁人生中吃的第一个鸡蛋也是在临死之前,他想去找他的媳妇,用鸡蛋压下了农药的苦,压下这世界加注在血肉里的苦。

影片最后,马有铁的亲人还在忙着吸他的血,唯有被他放归自然的驴,回来给他送行。

04

隐入尘烟,归于尘土

影片看完,我的内心相当复杂。

有的人说看这部片子,看到了《活着》里福贵的影子。

可因为时代背景,人物经历的不同,马有铁和福贵注定是走向不同的结局的。

正如精读君通识词典里解读过的《无望感》这个词条,马有铁对“活着”的解读就是无望。

心理学家安东尼·赛奥利和亨利·比尔,将无望感细分为3大类9种类型。

三大类即是:依恋感不足、掌控感不足、幸存感不足。

对马有铁来说,他的媳妇去世了,没有谁再对他知冷知热了,没有谁再爱他了,这是依恋感不足。

他又要回到以前逆来顺受,任人欺压的日子了,这是掌控感不足。

他没有了奔头,没有了盼头,感觉无助,这是幸存感不足。

马东说:“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

希望是毒药,也是解药。

若是有人能给“马有铁”一丁点的希望,我想他的结局不会如此。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