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二:以终为始

2022年07月01日10:45:19 情感 1854

塞缪尔•约翰逊说:“满意源自内心,那些对人性一无所知的人总是妄图通过改变外在而不是内在性情来追求幸福,结果必是徒劳无功,而本来想摆脱的痛苦却与日俱增。”太多人成功以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以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宝贵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固守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才能让生活充满意义。

这就是以终为始的原因,如果你觉得上面的语言太过文字化,不能深入生活中去执行,书里还给了一个场景,请你把自己代入场景中,认真去感知自己的内心,寻找自我生命的终极追求。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二:以终为始 - 天天要闻

假设你正在前往殡仪馆路上,要去参加一位至亲的葬礼。抵达之后,居然发现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是为了向你告别。亲族代表、友人、同事或者社会伙伴,即将上台追诉你的生平。

请你想一想,你希望人们对你的人生会有怎样的评价?你希望他们能回忆起你的哪些成就和贡献?你希望你的一生对周围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你希望在盖棺定论时获得的评价,才是你心中真正渴望的成功。找到它,从现在开始,让它成为你的人生目标,作为你衡量一切事情的标准。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发生在何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这就是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者价值观来决定一切,#以终为始#从这里开启。

以终为始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以对目前的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白费功夫。

以终为始原则基础之一是:“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这是智力创造或者叫第一次创造。然后付诸实践,这是体力创造或者第二次创造。”但是,很多人面对事情的时候,“第一次的创造”未必都经过有意识的设计。那些自我意识薄弱或者不愿意主动设计自己的生活的人,结果就是让自己影响圈外的人或者事情控制了自己,然后生活就会屈从于家庭或者同事,朋友或者环境的压力,受各种外界条件的制约。

比如生活中很多未婚人士,随着自己的年龄慢慢增长,当外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自我意识慢慢扛不住的时候,就会听从大众的语言:找一个合适的人结婚吧,这就是生活的真相啊!

生活的真相是:无论你是否意识到,是否能够控制,你生命中所有的事物都存在第一次的创造。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第二次的创造,或者是自己主动设计的,或者是外部环境、他们安排、旧有习惯限定的。

运用你生而为人所拥有的独特天赋——#“自我意识”#、“想象力”、“人类良知”去审视一下你生命中所有的第一次创造吧,思考下迄今为止你生命中所有重要节点的事情是经过你的主动设计还是被影响圈的局面裹挟着前进了?无论结果如何,千万不要纠结悔恨,骄傲自满。这个道理我们在积极主动的习惯一里面已经讲过了,面对已经既定的事实,我们无法改变,那就承认它。接受事实,才能真正认清真相,对的发扬,错的改正,这是我们从过去获得力量的正确打开方式。

以终为始的原则基础之二是:自我领导。领导不同于管理,领导必须先于管理,领导是第一次创造,而管理是第二次创造。管理是顺着正确的梯子向上爬,而领导则是判断这个梯子是否靠在了正确的墙上。

这个原则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一样适用。各行各业的企业中,领导都重于管理,再好的管理也不能弥补领导的失败。就像梯子靠错了墙,你爬的又快又好又能怎么样呢?为人父母管理子女,如果只想到规矩,学习,效率和控制,忽略了亲情和方向,大概率亲子关系就会剑拔弩张。我和小张就是最贴切的案例,我希望他能养成良好习惯,所以处处压制,小张在我的管教下看不到关心和爱护,只有管教,所以处处作对。

最主要的是我们的个人#自我管理#中,如果没有自我领导,只是忙于提高效率,将会是一件非常危险的操作,生命之与每个人都有一次,当你忙于赶路,最后发现走错了方向,而生命又没有时间去让你倒回去重来,这时候对生命的极度悔恨会让你无法与自我相处,这将是老年面对生命的最大悲哀。这就是文章开头以去殡仪馆的方式让你找到自我生命终极追求的原因。用生命的终极追求来进行自我领导,就像生命的梯子靠对了墙一样,这时候再去进行你的第二次创造,管理自己如何能够让自己的生命之梯越爬越高。

以终为始要带着清晰的方向和价值观来扮演自己的各种生命角色。它意味着我们每天都要牢记自己的价值观。这会让我们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以价值观为行动准绳,一旦生活有变,就可以根据价值观决定因应之道,不会受制于情绪和外界环境。如何保证自己每天都牢记价值观?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撰写一份个人使命宣言,即个人的人生哲学或者基本信念。宣言主要说明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品德),想成就一份什么样的事业(贡献和成就),以及为此需要奠定的价值观和原则。

个人使命宣言也可以称为个人宪法。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基于正确原则的个人使命宣言同样也是评价一切的标准,成为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力量源泉。它既是我们做出关键选择的基础,也是在千变万化的环境和情绪下做出日常决策的基础。

只要心中秉持着恒久不变的真理,就能屹立于动荡的环境中。因为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取决于他对自己本性、人生目标以及价值观的不变信念。

制定我们个人的使命宣言,必须从我们影响圈的核心开始,这里有我们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就是我们观察世界的自我“透镜”。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二:以终为始 - 天天要闻

我们要从基本的思维方式里面确立自己的愿景和价值观,利用自我意识检查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否符合实际,基于正确的原则。利用良知作为罗盘审视我们独特的聪明才智和贡献手段,利用想象力制定我们渴求的人生目标,确定奋斗的方向和目的。

这个核心同样也是我们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无论你是否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中心,它对我们生活各个方面的强烈影响毋庸置疑。

世界之大,所以每人的生活中心各不相同,正式由于我们不同的生活中心,让我们在做选择时也是千差万别。比如以“家庭”为生活中心和以“配偶”为生活中心在面临下班的临时加班时:注重家庭的会考虑,临时加班会让我的家庭晚餐没有人做或者家里卫生没时间整理。注重配偶的会考虑,临时加班会没有时间陪伴我的配偶,可能会让她感到孤单。如果以金钱为生活中心时,可能会考虑加班有没有加班费等等。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生活中心可以长久呢?——以原则为生活中心,可以让我们得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和力量不断得以发展。因为无论是伴侣还是金钱还是家庭或者等等的生活中心都可以发生改变,唯有原则恒古不变,历久弥新。

原则是深刻的,实在的,经典的真理,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当然我们对原则的理解和认识受限于我们对自己和世界本质的了解,也会受到时下流行的与原则相背离的哲学和理论的影响。但是我们局限性也是随着学习逐步改善的,原则不会改变,但是我们对原则的理解可以改变。

以原则为生活中心,我们的智慧和人生方向就来源于正确的地图,反应真实的历史和现状。任何原则都有必然后果,遵循原则,后果积极,违背原则,后果消极。以永恒不变的原则作为生活中心,就能建立高效的思维方式,同样也能正视其他所有生活中心。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二:以终为始 - 天天要闻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他的态度,生活中心不同,观念自然不同。以原则为生活中心的人总是见解不凡,思想和行为独具一格,因为坚实稳定的内在核心赐予他们高度的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和力量,会让他们度过积极而充实的一生。

假如你现在还缺少这样一份基于原则的个人使命宣言,现在就是开始撰写的最佳时机。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关系再好,也尽量少在这几个时间去别人家 - 天天要闻

关系再好,也尽量少在这几个时间去别人家

人活在世上,身边少不了一些亲朋好友,也会遇到一些同道合的人。大家在一起相互陪伴、相互支持,度过人生许多美好的时光。有时候还会约着一起去旅行,一起聚餐,一起畅聊心事,甚至还会相互串串门......更进一步增进彼此的感情。然而上门做客,也是有讲
女人对男人失望了,想放弃了,不是大吵大闹,而是两个字 - 天天要闻

女人对男人失望了,想放弃了,不是大吵大闹,而是两个字

树叶不是一天变黄的,人心也不是一天变凉的。雪花把树枝压垮前,往往经历了很长时间积雪的堆积,每一片雪都不无辜。我们总以为一段感情结束,是突然间的事,回过头来去看,才发现原来,一切早有预兆。女人若是还愿意对你吵,和你闹,说明她心里是有你的。
女人的心,有没有给其他男人,看这一处地方就知道 - 天天要闻

女人的心,有没有给其他男人,看这一处地方就知道

爱情里面,背叛是最让人心痛的,比不爱还痛苦。不爱了,直截了当说清楚,选择分开就可以。而背叛,就像是一锅香喷喷的热汤,落进了虫子一般恶心,让人作呕。一旦,一个人的心发生了偏移,那么这段关系就已经从里面腐烂了,没必要再继续了。那么,如何判断一个
女人还在等你复合的信号 - 天天要闻

女人还在等你复合的信号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你如果事情找她,她还是会秒回。哪怕你真的遇到了什么麻烦,她都会帮。光是女人做到这一点,就说明她的心里面还是有你。而且你们分开以后,她一直没有开始新的恋情。就连你送给她的东西,你们的聊天记录,她都会保留。不愿意开始新的生
离婚后,女人还需要寻找新的伴侣吗?过来人告诉你真实情况! - 天天要闻

离婚后,女人还需要寻找新的伴侣吗?过来人告诉你真实情况!

离婚后,女人还需要寻找新的伴侣吗?过来人告诉你真实情况!离婚是一件令人痛苦和困惑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女人来说。离婚后,很多女人都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否需要再次寻找新的伴侣?有些人可能会选择独自生活,而另一些人则希望能够重新建立一段美好的感情
中年以后,能达到这6条,才算是人生赢家 - 天天要闻

中年以后,能达到这6条,才算是人生赢家

在生命的旅途中,中年是一道分水岭,是积累与沉淀的见证,也是收获与感悟的开始。当我们步入中年,回望来时的路,也许会感慨万千,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规划。那么,在众多的期望与追求中,什么样的状态可以称得上是人生的赢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