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女算不算是一种刻板印象?看完这本书,答案不言而喻

2021年12月11日00:31:28 情感 1615

前两天一位朋友给我看了下面一段对话:

厌女算不算是一种刻板印象?看完这本书,答案不言而喻 - 天天要闻

朋友和我吐槽:女人找个工作多难?要被问结婚了没?生育了没?还有谁说女孩子比较细心,男人就一定粗心吗?这不是妥妥的厌女吗?

是呀,凭什么女人找工作要被问到这些,男人却不会?太不公平了。随即又想厌女是不是刻板印象呢?说来也巧,手头这本书刚刚买来,正好能解答我的疑问。

厌女算不算是一种刻板印象?看完这本书,答案不言而喻 - 天天要闻

身份条件作用=刻板印象?

作者克劳德是一位黑人心理学家,他的黑人身份让他从小就体会到了种族差异造成的不同。等到他上大学时,更是让他初入学时遭受了一系列的不适——仿佛无法融入周围都是白人的大学。所以他本人就致力于解答一个问题:黑人的身份是否影响了黑人的日常生活?换句话,种族歧视这么个敏感话题是否真的造成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差异?

这开头是我没有想到的,所以刻板印象牵扯到种族歧视?随着不断深入阅读,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作者是一位学者,他只是从自己黑人的身份出发进行学术研究验证,再重复试验扩展到其他群体,比如女性,比如亚裔,最后得出一套严谨的结论。

作者首先提出了身份条件作用这个词,在理解身份条件作用之前。我们要先理解下身份条件是什么。身份条件就是社会中所属群体给予的标签。比如作者是黑人,那么身份条件就是黑人。比如JK 罗琳是作家,那么她的身份条件是作家。身份条件可能是你的先天身份,如作者的肤色,也可能是你的职业,如作家、程序员。

那么身体条件作用顾名思义就是日常生活情境中,因身份标签受到的影响,即使不愿意、或想不到,但在不知不觉中就有了影响。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女性求职遇见的状况,就是一种身份条件作用。

厌女算不算是一种刻板印象?看完这本书,答案不言而喻 - 天天要闻

后续作者将身份条件作用称为刻板印象,并提出刻板印象是文化社会历史的一部分。其实这样看来,不仅厌女是刻板印象的一种,日常生活中几乎到处都能发现它的其他形式:程序员都是直男;女生不擅长理科;快递员都是没素质的;农村人都很朴实;外国人都有钱。

一口气可以说那么多,可见刻板印象无处不在,时时都在我们身边。作者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四个通论:

  • 人人都会面临身份条件带来的刻板印象,男女,肤色,种族。
  • 身份条件的刻板印象会引发社会政治问题
  • 身份条件的刻板印象会影响人的认知行为,进而影响健康
  • 我们可以用点小技巧减轻这种现象

厌女算不算是一种刻板印象?看完这本书,答案不言而喻 - 天天要闻

刻板印象的危害与解药

刻板印象的危害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这里说两个危害:第一,是对我们表现的影响;第二,是对我们健康的危害。两个危害归根结底其实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因为我们担心坐实了某种刻板印象(比如女生不擅长理科),这种担心引发了焦虑,并导致血压上升,最终使得我们的认知资源(大脑神经元活动)都集中在抵抗刻板印象,注意力都从当前任务上转移了,于是我们的表现不如意。

正因为发现刻板印象的多种危害,作者顺着研究找寻解决之道。最终作者认为,刻板印象是随着情景变化产生作用的,那么我们就需要用多种手段来改变环境,促使自己感受到一种安全的身份,错开危险身份带来的作用。

这里我将多种手段总结为两个途径:①消除那些引起刻板印象的情景因素,比如组织探讨小组需要组员的多样性,且数量差距不大;建立严格而亲厚的信任感;建立归属感。②通过各种干预手段,建立身份安全感,比如自我肯定;成长性思维;利用多样性资源进行活动。这两个途径都是在生活环境上做文章,可见要消除影响可能要从小时候做起了。

厌女算不算是一种刻板印象?看完这本书,答案不言而喻 - 天天要闻

结语

《刻板印象》虽然是一本学术专著,但是作者每章都用浅显有趣的故事来探讨一个论点,用详细的文字告诉我们如何设计一个科学的试验,如何论证这样一个论点。每一次的论证过程都是一次学术研究的旅行,有趣又专业,堪称学术模板。

我的这篇书评,只能挑选精髓中的精髓,却没能将一系列结论如何得出的精彩过程一一展现,实在是遗憾,尤其是刻板印象究竟是如何运作使得我们受到影响。如果有兴趣的,就去下单一睹为快吧。

【文/云玖弋】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声明:玖弋阁 已加入“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

.......................................

玖弋阁,分享自我成长心得,与您一同在世界中探索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空难逃生自救指南 - 天天要闻

空难逃生自救指南

最近看到飞机失事的新闻,心里咯噔一下。你大概和我一样,每次坐上飞机,都会有一瞬间的恍惚。当巨大的机器轰鸣着冲上云霄,把你带离熟悉的大地,你会觉得人类既渺小又伟大。我们在万米高空,喝着饮料,看着电影,暂时忘却了楼下的车水马龙和琐碎日常。
韩国80岁老人开车冲进休息站导致16人受伤,因走错路错踩油门 - 天天要闻

韩国80岁老人开车冲进休息站导致16人受伤,因走错路错踩油门

△事故现场2日上午11时32分许,韩国岭东高速公路江原道大关岭休息站,一名80多岁的女性(警方暂称A某)驾驶一辆白色福特Explorer SUV失控冲入休息站,撞碎玻璃并撞毁多张桌椅,最终车辆卡在餐厅柜台前停下。 △事故现场A某向警方供述称,她发现开错方向想要停车,结果误踩油门踏板,导致事故发生。经初步检测,警方排除其酒...
从风花雪月到同舟共济:婚姻与恋爱间那道看不见的界碑 - 天天要闻

从风花雪月到同舟共济:婚姻与恋爱间那道看不见的界碑

副标题:恋爱与婚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当设计师林薇在结婚三周年纪念日翻开恋爱日记,指尖划过“他冒雨送来的奶茶甜到心底”的字句时,窗外正传来丈夫与维修工讨论水管爆裂的喊话声。这一刻的错位感,恰似无数亲密关系演变的缩影——**恋爱是两颗星辰的浪漫
现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 天天要闻

现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前段时间一位TOP10房企营销总在饭局上放出豪言:“现在虽然没地没项目,但也无所谓,大不了开个门店做中介老板,20多年的房地产经验总能有口饭吃”。如果是2019年之前,他的观点也许成立,但放到现在只能说他还真的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因为房地产的“食物链”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4中国房地产中介行业白皮书》显...
50岁以后,最该讨好的是这4个人,永远别得罪,现在知道还不晚 - 天天要闻

50岁以后,最该讨好的是这4个人,永远别得罪,现在知道还不晚

年轻时,我们总觉得世界很大,朋友很多,时间还长。可过了50岁才发现,人生就像一场减法,真正值得掏心掏肺的,不过寥寥几人。五十岁之前,人们往往拼尽全力向外索求;直至五十岁过后,方才领悟要向内收敛。那些曾经追逐的名利、面子、社交,渐渐变得不再重
你照亮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会照亮你 - 天天要闻

你照亮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会照亮你

#心中的灵魂伴侣#活成阳光,成为一道光​每个人都喜欢身边围满了人,被拥护,被人追棒,都想有人来照亮你,但是我们又不想成长自己,不想去行动起来,恐惧,依赖,退缩,……,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但是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其实别人也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我
女人有这些“微反应”,明显是动情了 - 天天要闻

女人有这些“微反应”,明显是动情了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女人对你态度冷冰冰,对你的事情不上心,你亲近她,她会后退,会下意识将你推开,你有事情要麻烦她,女人很容易失去耐心;某些时候,你穿荆度棘,为女人做一些事情,试图哄女人开心,女人却不受哄,总是怠慢你,在这个时候,你应当明白女
中年男女,与异性关系暧昧,是怎么产生的? - 天天要闻

中年男女,与异性关系暧昧,是怎么产生的?

中年男女,与一个异性之间的相处,彼此之间的关系,大大方方,坦坦荡荡更长久,更值得珍惜。人到中年,在日常生活中,与异性的相处过程中,智者的选择是保持距离,不频繁接触,靠近。
当情人临终想见你,你会如何选择?一场戳心的灵魂拷问! - 天天要闻

当情人临终想见你,你会如何选择?一场戳心的灵魂拷问!

爱情这事儿,多半藏在生活的鸡毛蒜皮里,可要是生死关头突然来了,那些被身份、规矩裹着的感情,到底会露出啥样的真相?好多人把情人关系当成生活的调剂,却很少琢磨:要是有天她躺在病床上,用尽最后一点力气说想见你,抛开那些世俗说的角色,你心里头抗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