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事经历过或听说过就永远不会忘(一)

2021年10月05日23:38:11 情感 1542

匆匆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正值当干之年,却每每回首往事,黯然神伤。有人说,三十年很长,长到记不起曾经的过往,长到不知道怎么走下去。而有些事却会一下就刻在了脑海里,挥之不去。这些事有自己的经历,也有听来的故事。这些事唯一的共性就是不疼不痒又无关紧要,你不知道它们深埋脑海的意义,不去刻意想起,却怎么也无法忘记。

有哪些事经历过或听说过就永远不会忘(一) - 天天要闻

故事一:‬把自己跟丢了。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跟着大人逛街,跟来跟去就把自己跟丢了。在乡下每年都有几次大集,乡下的大集向来隆重,沿街摆摊能摆出三四里地,也没什么贵重生意,无非就是一些农民自己的手艺:镰刀、锄头、铁锹、瓜果、藤筐之类的,还有些倒卖衣服,卖小玩意儿的小贩儿和炸油条、果子,卖凉皮儿的店主。一场大集,摊儿临着摊儿,摊儿倚着摊儿,人挨着人,人挤着人,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小孩子最开心的事儿就是跟着大人赶集。

我们镇上的大集是农历七月十五,那年我大概五六岁,起了个大早,穿上自己的新衣服,跟着爸妈去赶集。刚开始被爸爸顶在肩上,打眼看就是一片头顶,人真多呀。路过一个摊子,爸妈看中了一样东西,跟摊主讨价还价,就把我放了下来。我站在旁边,拉着爸爸的衣角。等爸妈买完东西,我也一直拽着跟着,看到有摊子卖竹蜻蜓、小汽车还会兴奋的跟爸妈嚷几句吵着买。

兴许是中途松过手再牵的衣角,等跟着人群走出去很远再抬头看时,竟然跟的不是自己的爸爸妈妈了。周围都是陌生人,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挤在人堆里,真的没有存在感,当时就慌的哇哇大哭了。幸好碰到一个好心的路人,问我什么我也说不清,就用肩膀顶着我,站在镇卫生院的门口显眼的位置(卫生院在镇上最繁华的三岔路口),逢人便问有没有认识我的。那天也巧了,来来往往的都没有熟人。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爸妈急匆匆的找来了,对着路人就是一通千恩万谢。

事情过去了快三十年了,是我的亲身经历,从没记起过当年帮我的人的脸,偶然想起,只有满怀的感激。

‬故事二:听来的故事之“我要胳膊”。

初中上的是寄宿学校,当时的住宿条件跟现在差着十万八千里,宿舍里排的满满的架子床,少说三四十人。而我住的宿舍偏偏是由学校的旧仓库改来的,架子床一溜儿排过去二十多张,两排,住了一百多人,人满时那场景就不说了……

吐槽完了言归正传。上初中时最大的乐趣就是下了晚自习,一宿舍的人躺在床上侃大山,故事就是侃大山时听来的:

话说我们那个年纪的孩子没有现在孩子那么多玩具,村子里也没娱乐设施,闲下来时就是在村里个个角落疯跑,走东串西,斗狗抓鸡,不亦乐乎。有一次在桥下玩,河里早没了水,桥下只堆着些往年有水时冲下来的垃圾。玩闹时其中一个孩子(主人公)摔了一跤,摔倒在垃圾堆里,也没破皮儿出血,就是捂着胳膊说碰到胳膊了。乡下孩子磕磕碰碰惯了,玩一会儿连他自己都忘了摔过一跤的事儿。

事后隔了几天,都没见过那个孩子的身影。后来有人问起才知道,孩子回到家就说胳膊疼,而且是与天愈疼。他家人带他上了乡里医院,拍了片子也没看出什么问题。孩子还说疼,疼的满地打滚儿,就又上了城里的大医院,做了各种检查,最后化验出是骨癌,癌变就发生在疼痛的那只胳膊。那家人考虑再三后接受了医院的意见——截肢。胳膊截掉了,孩子也像变了个人,十岁出头的孩子,再也没了以往的活泼。

然而祸事并没有随着胳膊的截去一块儿过去,不多久孩子开始吵着浑身疼。再到医院检查时才发现,癌细胞已经扩散。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医院起初也以为初期癌症不会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没想到的是截肢也没能阻止。医院承认自己失误的同时也进行了全心全意全力的免费治疗,却终没能留住孩子的生命。最后的几天,孩子疼的撕心裂肺,只能靠吗啡、杜冷丁来麻醉度日。

孩子死去之前,应该是回光返照的清醒,孩子躺在洁白的病床上,哭着对家人说:我要胳膊,我要胳膊……家人却只能默默流泪。直到孩子下葬,家人扎了稻草的胳膊放在孩子的衣袖里随孩子一块去了。

时隔多年,一个人独处时耳边还会传来“我要胳膊,我要胳膊”的呼喊……

‬故事三:计划生育要带你走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最绕不开的话题就是计划生育,当时的计划生育是真的严,而我恰恰就是那个年代出生的孩子。

之前说过了,我是个农村孩子。在我之前,爸妈已经生了两个孩子,也就是我的大姐和二姐。二姐已经是超生儿童了,上户口前给计划生育交了很多罚款。等我出生时,计划生育的不干了,动不动就上门闹事,是爸爸动用了关系才给办下出生证明和户口。

一直到我七八岁上小学,计划生育的风都没刮过去,偶尔还会有工作人员上门,村里有时也做超生登记之类的。儿童时代,我亲眼目睹了计划生育的人砸别人家的门,刨人屋顶,也亲眼看到过有村民连夜带孩子出去躲风。多亏了爸爸当年的交际,我家才幸免于难,各路大神也都客客气气,不过有些罚款却没能躲过。

清楚的记得有一次,在村里大队部,一排桌子的计划生育领导,下面站满了超生的村民,我也跟在爸爸身后站在下面。轮到我爸交罚款时,一个跟爸爸相熟的工作人员开玩笑的说:老郭,别交钱了,让我把你儿子带走吧。吓得躲在爸爸身后的我当场大哭。那个工作人员也尴尬了,因为我个子小又被爸爸挡着,所以被他忽略了,听到哭声才发现我的存在,于是赶忙起身来哄我,爸爸和周围人也一块儿哄我。

回到家几天没敢出门儿,满脑子都是“把你带走”的话,学也不敢去了,谁劝都没用。后来是那个工作人员买了很多好吃的,又带着我跟我爸喝了顿酒,我才缓过来。

现在不仅开放了二胎,连三胎政策都开始松动。每每听人谈起要不要再生的话题,脑海里都会不自觉的浮现出当年的场景。

‬故事四:“重(chong)名儿”事件

说起名字起重了,应该有不少人遇到过。而我,却经历了两次。一次乌龙,一次是真的重了。

小时候的户口本都被锁在家里的抽屉里,直到小学五年级时才第一次看到。而我偏偏是平时叫的名字跟户口本上的不一样。起因是小学五年级时开始征集学籍建档案,征集到我时一看,名字不对。当时心里就犯了嘀咕?叫了十年的名字咋还不对了?爸妈也叫来了,一问才知道。当年邻家一个大我几岁的孩子一直是叫的小名儿,正名叫啥也不知道。等有了我上了户口,街坊四邻一说,毁了,名字跟人家搞重(chong)了。

爸妈也是随性的人,两人一合计,得!我们孩子出生晚,我们给换个名字。于是就有了一个陪伴了我十年的新名字,还是所有人都认可的名字,以致时间久了所有人都忘了我之前还有过个名字。

爸妈俩人也真是活祖宗,你们给改名倒是连户口本上一块给改了呀!没有!大写的没有!等我问及没改的理由时,爸妈俩人对坐着喝着茶,老神在在的说:忘了。我没听错,的确是忘了![泪奔]

可真是亲人呐。说到上学籍怎么办时,爸妈问我还要不要改下户口本,因为当时改户口本名字好像要30块钱,派出所也到了,当着户籍警的面爸爸随口说:三十块钱买肉吃也不错。于是我俩高高兴兴的在镇上买了一堆肉回家了。吃饭时妈妈还bia 哒着嘴说,这肉蛮香的。‬[捂脸]

于是直到现在我还是用回了起初户口本上的名字,改名的事儿谁也没在提起过。

‬故事五:又重(chong)名儿了?

转眼到了高中,头一堂课老师点名儿,点到我名字时腾一下站起来俩人儿,全班都懵了。我也心里一颤:又重名儿了?

老师拿着花名册看了会儿:重名!一个字儿都不带差的重名儿!

我的个乖乖,好歹给点区别呀,咋就重(chong)的这么重(chong)呢?

后来又是查学籍,又是调档案的一顿操作,彻底做实了我们重名儿的事实,为了区分我们两个人,老师叫我大***,因为我相对人高马大些;叫另外一个小***。

‬高中四年,含一年复读,前三年我就在大***的称呼中度过了。我好静,属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类型;另外一个同学好动,跟社会上的人来往密切,跟我属于两个极端。加上我是那种死学也冒不了尖儿的孩子,所以我在高中时代的存在感一直被同名的同学压制着。我一直觉得高中的生活对我将来性格养成起了很大的影响。

‬高三毕业时,小***终于又办了件轰动全校的事:跟社会上的人打架动了刀,自己也被对方捅伤了。于是我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进了复读班,他进了医院。听说他从医院出来后,被送进了了少教所。一晃十五六年过去了,我们便再也没有了联系。

‬说起来上学时我们关系还不错,他很罩我。全校都知道他,但是只有我们班的人知道我。虽然感觉一直活在他的阴影下,但我也没受过欺负,当我得罪了外班同学差点打起架时,他给出头摆平了。

待续……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