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幻想过长生不老?如果你面前有一瓶不老泉水,你会喝吗?

2021年09月15日18:32:10 情感 1242

你有没有幻想过长生不老?如果你面前有一瓶不老泉水,你会喝吗? - 天天要闻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美国作家卡特丽娜·莱诺写的《给洛蒂的23封信》,有关于死亡的话题。

死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可怖的、可爱的、神秘的、窒息的,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死亡是一件绕不开的事情。从一出生,我们便对之感到好奇,当看到有人死掉,那种恐惧必然会衍生到自己的身上,这时,只能小心翼翼问无所不知的妈妈:“妈妈,我会死吗?”答案是残忍的还是幸运的呢?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命。

正是因为对死亡的恐惧,我们才会幻想要是有块唐僧肉吃,要是有瓶不老泉水喝,永远不死会不会很幸福。

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我们必然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人贪生的。一定是活着是有意义的。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也是无数人在追问的问题,也许有人一辈子都没找到,但他必须活下去,才有找到的可能,所以他害怕死亡。活着的意义和赴死是否是顺承关系呢?找不到活着的意义,那会选择死亡吗?选择死亡是因为找不到活着的意义吗?

是否是因为对死亡的恐惧才导致人对生命无意义的认识呢?洛蒂好像是这样的,她挚爱的姑姑去世,这让她觉得生命毫无意义,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所爱最后都会失去,那有什么必要去建立这一切呢?这是一种思维方式,注重的是结果是目的,如果目的达不到,那过程还有什么意义呢?

在此基础上我们获知这种思维的人无非就是想要永生,如果能够永生,是否生命中的一切便有意义了呢?好像又不是,因为你爱的人会死去,一切在表面上看来对你毫无损耗,但是外在促成的内在情感是不易割舍的。那么再进一步,你和你爱的人都能够永生,怎么样?好像不怎么样。爱是一个动词,它是动态的,你的所爱不会圈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永生无法解决人生本是痛苦的这个命题。

你有没有幻想过长生不老?如果你面前有一瓶不老泉水,你会喝吗? - 天天要闻

这本书里的永生男孩萨姆遭受着此种痛苦,却又在辩驳,当爱一个人的时候,是不会自私的,不会希望一起度过漫长的想要自杀而不得的岁月。这本书的解决之道是童话式,甚至有点像过家家。如何让永生男孩萨姆摆脱永生的痛苦,再喝一次不老泉水就可以。虽然作者没有明说,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这是一种“巧妙”的设定的感觉。

我看着他周围的空气发生了变化,那变化非常微妙,很难被注意到。那是一种非常轻微的、柔和的、像一阵风一般的变化。有什么东西歪歪斜斜地钻进来,仿佛用油灰将宇宙法则中的一条裂缝填满,使它恢复了原状。

作者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萨姆变回了常人,摆脱了永生的诅咒。

而萨姆,永生男孩的身份,早在他出现不到三次的时候就让人猜到了。不是因为读者过于聪明,而是作者的氛围铺垫过头了,看到姑姑最后一本书的题献页为“献给S.W.,为那些岁月。以及那些我从未拥有过的岁月。”就已经大概敢猜测是献给萨姆,那为何要献给萨姆,难道萨姆是永生的,海伦姑姑和萨姆曾经有过什么故事?作者急切地想通过洛蒂的眼睛告诉我们这一惊天大秘密,以至于最后揭秘的时候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惊讶。写到洛蒂和萨姆的交往过程时,总是会去捕捉萨姆迥异于常人的样貌,这都是一种明显的暗示。

有时我看着她,看着她脸上的阴云,那层莫名升起的阴云。她身上有些东西是我在别人身上找不到的。

除了萨姆。

萨姆脸上也有那种阴云,他移动的时候,那片阴云也跟着移动。阴云在强光下会消失不见。但基本上他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

没隔两页,便写到萨姆和洛蒂的对话,尤其在洛蒂追问萨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时间听课,这已经让我们能够确认萨姆就是永生男孩。永生和什么放在一起是理所当然的?毫无疑问,是时间,除了时间,一无所有。

至于海伦姑姑年轻的时候没有喝下萨姆赠予的不老泉水,这一点和《不老泉》有些相似,但也有不同。

你有没有幻想过长生不老?如果你面前有一瓶不老泉水,你会喝吗? - 天天要闻

相似的是海伦姑姑和温妮一样,都没有陪着自己心爱的男孩子走入永生的黑夜,他们接受了凡人的命运。不同的是海伦从来就没有相信萨姆所说的一切是真实的,相信人真的能够永生;而温妮呢?她从一开始听到塔克一家所讲的故事,就已经完全相信了,而温妮在十七岁的时候没有喝泉水,是她经过人性的考量与挣扎才做出的决定。

这两者之间存在一个信任的问题,也许也是是否相信神灵精怪的转变。《不老泉》的故事发生在工业文明之前,而海伦姑姑与萨姆的故事则是在现代都市,信任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危机。这一点上看,作者还是有一番合理的权衡的。《不老泉》中的主人公其实还是更为理想化,一百零四岁的杰西依然像一个孩子,而本书中的萨姆已经三百岁了,确实表现得成熟多了。

对于不老不死,凡人第一反应当然是希望能够获得永生,可是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在告诉你,永生是痛苦的事情。希腊神话中便有关于永生的西比尔的故事,艾略特将这几句话作为《荒原》的题记:

是的,

我曾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吊在一个笼子里。

当孩子们问她:“西比尔,你要什么?”的时候

她回答说,

“我想要死亡。”

不难看出来这本书有其他作品的影子,比如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不老泉》,《哈利波特》系列,这些都太显而易见了。作者的模仿痕迹很重。它的结构看似新颖,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每一章的前面都会有对一部作品的引用,这部作品是作者创造出来的虚构作品,但这种互文的应用在很多小说写作中已经屡见不鲜了。至于洛蒂拿到的每一封信更像是一个冒险任务游戏。

如果你得到了不老泉水,你会喝吗,为什么?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想法。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修车棚里的“月光宝盒”:打开父亲沉默的爱 - 天天要闻

修车棚里的“月光宝盒”:打开父亲沉默的爱

那年深秋的夜晚,我在老家杂物间翻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盒。盒盖内侧贴着张泛黄的日历,1998年9月12日被红笔重重圈住——那是我被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的日子。盒底散落着医院缴费单、中药药方,还有张皱巴巴的便签,上面歪歪扭扭写着:“砸锅卖铁也要治
藏在快递盒里的秘密:当我拆开母亲寄来的第108个包裹 - 天天要闻

藏在快递盒里的秘密:当我拆开母亲寄来的第108个包裹

上周收到母亲寄来的包裹时,同事们又开始打趣:"你妈是不是开快递公司的?"我笑着拆开牛皮纸,二十包真空包装的槐花蜜滚落出来,最底层压着张泛黄的便签:"新蜜,记得每天冲一杯。"这是母亲今年寄来的第18个包裹,而从七年前我到外地工作起,这样的包裹
凌晨三点的急诊室,我终于读懂了父母的“谎言” - 天天要闻

凌晨三点的急诊室,我终于读懂了父母的“谎言”

凌晨三点零七分,急诊室的荧光灯刺得人睁不开眼。消毒水的气味混着此起彼伏的呻吟声,我攥着缴费单的手指冰凉。走廊尽头传来熟悉的咳嗽声,转头看见父亲弓着背蜷缩在塑料椅上,母亲正用掌心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像哄着小时候发烧的我。
准婆婆用二手货当婚房:二婚女孩的尊严,真的一文不值? - 天天要闻

准婆婆用二手货当婚房:二婚女孩的尊严,真的一文不值?

“看到全屋二手家具时,我突然明白——在她眼里,离过婚的我,连套新家具都不配。”最近,一位网友的婚房经历引发热议:她曾有过失败婚姻,如今遇到真心相待的男友,却因“二婚”标签遭准婆婆嫌弃,不仅被安排二手房当婚房,屋内更是堆满不知从哪淘来的二手货
冤案,当罪魁祸首找到时,已经晚了 - 天天要闻

冤案,当罪魁祸首找到时,已经晚了

冤案,当罪魁祸首找到时,已经晚了。1986年,汪英和刘青两人结婚。汪英漂亮,刘青高大英俊潇洒,人人都说,金童玉女非常相配的一对。酒席整整摆了30桌。酒席后回到家,汪英刘青和父母家一家四口,一起清点收回的红包。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谋出路”了 - 天天要闻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谋出路”了

01绝大多数中年人都抱怨,人到中年不如狗。“不如狗”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一针见血地说,人到中年不如狗的根源,就是让人既爱又恨的婚姻和家庭。不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一提到婚姻和家庭,绝对会各种抱怨。但是,又无可奈何,毕竟日子还需要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