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视这个连自己名字都不知道的男人为人生全部,只是因为恋爱脑吗

2021年09月12日23:29:05 情感 1345

她13岁时,曾是政府小职员的父亲已经去世,她和母亲相依为命,住在一栋公寓楼里。她们过着穷酸潦倒的生活,沉默寡言很少与人交往。她这个13岁的女孩,已经情窦初开,想象力丰富,爱美,希望见识更广阔精彩的世界。但13岁的她,身材瘦弱尚未发育,自卑,腼腆,胆怯。她和母亲的关系并不亲密,她的母亲太年轻就已守寡,总是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依靠一点养老金谨小慎微得带着女儿度日,没有精力关注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女儿的心理,更没有能力给女儿适宜的引导。

她视这个连自己名字都不知道的男人为人生全部,只是因为恋爱脑吗 - 天天要闻

有一天,她家对门搬来一个新邻居。这位新邻居家的所有东西,,对这个过着穷酸潦倒生活的13岁女孩来说,都是那么别致,奇特,绚丽。他还有那么多那么多书籍,法文的,英文的,甚至她说不上来什么语种的书籍。当她回到家中,看着自己那十来本廉价的书时,她的心里产生了一种自卑和敬畏感。她还没见过这位新邻居,却开始想象他的样子,想象他是位戴着眼镜,留着白胡子的老先生。那天夜里她甚至梦见了他。可是等见到了这位新邻居后,她震惊了,这位新邻居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年轻,帅气,儒雅。

而后,这个13岁的女孩也发现,他是一位作家,博览群书,学富五车,但也放荡不羁,风流倜傥。13岁的女孩像着了魔似的被他深深吸引,他就像一个诱人的谜团,她好奇心十足,她四处窥探他,追踪他。有一天,她和他在楼道口相遇,她情不自禁为他打开大门,而他用他那习惯性或者说是天生的,含情脉脉双眼向她微笑,并以轻柔的近乎亲昵的声音说:多谢,小姐。”从这一刻起,她就爱上了他。

她视这个连自己名字都不知道的男人为人生全部,只是因为恋爱脑吗 - 天天要闻

总之,她对他,如痴如醉。青春期的她情窦初开,日思夜想着他,这位风流倜傥又儒雅的男作家,她的邻居。所有的一切唯有和他相关才存在,唯有和他相连才有意义 ,他改变了她的整个生活。原本在班级,成绩平平默默无闻的她,一跃成了全班第一名;她如饥似渴地读书,因为她知道他喜欢书;她坚持不懈地练习钢琴,因为她想着他是喜欢音乐的。

这个孤独的13岁女孩,缺失父亲的关爱,与母亲不交心,也不喜欢和同龄人交流。她没法向人透露真情,更没人给她指导或提醒。她没有经验,毫无阅历,她一头栽进了这一场自相情愿的迷恋,越陷越深。甚至后来她母亲改嫁了一个有钱人,带她搬离了这所公寓这个城市。离开的几年时间里,她仍是日思夜想着他,买下他写的所有书籍,念了又念。她一门心思只想着一件事:回到维也纳,回到他的身边,委身于他。她对他的迷恋,就像一个钢铁般的意志在心里生长起来。

她视这个连自己名字都不知道的男人为人生全部,只是因为恋爱脑吗 - 天天要闻

她终于在18岁时回到了维也纳,这个曾经瘦弱腼腆的13岁女孩,已经变成了美丽的青春妙龄女子。白天在服装商店当店员,夜晚就站在他家楼下,等着想见他一面,哪怕是大雪纷飞她也会等候几个小时。一周后她就遇见了他,但他根本不认识她。再次相遇,他还是没认出她,但他约她去吃饭,就像他约其他漂亮女孩一样。吃饭后,他约她去他家聊天,而她脱口而出说“好呀!”,那天夜里她主动委身于他。她和他这种情人关系持续了三天,然后他要出门旅行,并答应一回来就找她但却再也没有找。

她视这个连自己名字都不知道的男人为人生全部,只是因为恋爱脑吗 - 天天要闻

她怀孕了,不想被母亲知道就和家里断了联系。无法工作,就靠变卖身上的几件首饰来度过孩子分娩前后,那段最难熬的日子。在那个时代,在他们那个国家,正常人家的妻子都是在自己家里生产。而她只能到医院产科生产,人挤着人,难闻的气味,充满呻吟声,狂笑声,惨叫声,她在这里受尽了痛苦折磨。

而后,她又视这个自己付出了无比昂贵代价而得到的孩子,为她的全部幸福。她要让她的儿子生活在富裕的环境中,接受高端的教育。她要让她的儿子进入他的阶层,进入他的生活圈子。于是她成为了一名交际花,找有钱的男友和阔气的情人,以提供她为她儿子准备的生活。

其实,后来她有过可以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因为有一位贵族出身的有钱鳏夫爱她,也爱她的儿子,并向她求婚。

但她在不再少女的年纪却仍然做着少女时期的旧梦:说不定他还会再次把她召唤到他身边。哪怕只是一个小时也好啊。她就是这么想的。

她视这个连自己名字都不知道的男人为人生全部,只是因为恋爱脑吗 - 天天要闻

这个时刻也真的来临了,她的旧梦成真了。他只是叫了她一声,对他而言也许只是随意地勾引了一下一个陌生的漂亮女人,而她就向他走去了。在寒冷的夜晚,她连大衣都不取,一声招呼也不打,丢下那个爱她的男人,也不管那个爱她的男人是否会被人笑话成傻瓜,就跟着他跑了。第二天他还是没认出她是谁,只是把她当成一个漂亮的交际花。

她视这个连自己名字都不知道的男人为人生全部,只是因为恋爱脑吗 - 天天要闻

再后来,她的儿子,她视为她全部幸福的儿子,生病死了。而她也选择不再活下去。于是她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他,一封讲述她13岁遇见了他以后的整个人生的信。但这封信对他来说,终归还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她视这个连自己名字都不知道的男人为人生全部,只是因为恋爱脑吗 - 天天要闻


她的故事,早在1948年就被美国环球公司搬上了荧幕。

她的故事,在2005年又被当时还是内娱当家花旦的徐静蕾,自导自演成了电影上映。

她的故事,还被话剧导演孟京辉,改编成话剧搬上了舞台。

她的故事,会让每一个读过的人惊叹,但她却连名字都没有,她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只是”一个陌生女人“。

她,就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那个陌生女人。

她视这个连自己名字都不知道的男人为人生全部,只是因为恋爱脑吗 - 天天要闻

她,视这个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的男人为人生的全部,只是因为恋爱脑吗?

从小父爱的缺失,母亲不懂如何给予陪伴与引导,进入青春期时内心的狂热与自卑感交叠,无法排解没有疏导。再加上特定的时代环境下给予女人的一些病态影响。到最后,她读书也变成了只读他写的书。所以她把一种信念变成这样一种疯狂的意志力,直到最后演变成毁灭自己的悲剧。

#女性情感#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