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前夕,隔壁办公室的姐姐收到了女儿寄来的玫瑰加康乃馨,煞是漂亮,另一个姐姐也收到了儿子送的口红,大大咧咧的我,暗暗地坐不住了,攀比是人类的天性,我这个粗心的理工男儿子,不知道懂不懂在母亲节,给妈妈送一个祝福,但心里其实悄悄的期盼着。
次日刚好是星期日,也是母亲节,老公出差了,就我一个,早晨起来搞完了卫生,吃过早餐,无聊地翻着手机,今天的手机内容,铺天盖地都是母亲节的文章、报到、礼物,一个人在安静的屋子里踱着步,心里忽然充满了满腔的不快,进而变成了怒气。
于是拨通了老公的电话
“今天休息啊,咋也没睡懒觉,干那呢?”老公好脾气地问我
“过母亲节呢”,
“啊,今天母亲节啊,我都不知道”
“你不知道不要紧,别忘了给老太太打电话,礼物我昨天送过了,问题是你这个儿子,这么多年了,啥时候能长大,从来都没有记住有关我的任何节日,母亲节,三八、生日,这个孩子真的是教育失败了....”
......
“砰砰砰”,我一顿小钢炮对着老公把儿子扫射了二十分钟,在老公的笑语开导下,挂了电话,临了,命令老公,不许再提醒儿子,免得再打来电话找骂,我知道他俩经常有“狼狈为奸”的习惯
刚一挂电话,儿子的电话就到了
“妈,给谁打电话呢,半个小时了,都在占线”
“哦,你爸啊”
“妈妈,母亲节快乐,你在家吗”
“嗯,在家,我以为你忘了呢?”
“这次没有,提前好多天我就做了记事簿,你在家就好,我给你定了你爱吃的老马家的臊子面,一会儿中午吃,我还给你买小礼物,惊喜奥,但是可能明天才到”
“哦....”
“妈妈,那你好好过节,你可以下午约了陈阿姨去购物哦!”
“好好,宝宝最好了”
刚挂电话,便又接到老公的电话
你快看,儿子在我们家的群里给你发微信祝福呢,这可不是我提醒的。
“哦!我知道了,儿子给我来电话了,给我定了外卖还买了礼物呢”
哈哈....
一场虚惊!
吃着儿子的外卖的臊子面,我忽然有些尴尬,今天的事,典型就是暴露了自己性格上的短板,或者是缺陷。
有错就改,善莫大焉,我决定把这些缺陷卸下来,以便以后提醒自己
一,盲目攀比,其实有些攀比是可以的,别人比自己强的能力,处事方式,以及人际交往的经验,这些有效的攀比可让自己也去成长,这是可以的,但类似像这样送不送礼物的,而且是情绪化的攀比则完全没有必要,送礼物和情谊,在这个物质泛滥的时代,是不能划等号的,电商时代,一份礼物有时就是几分钟的事,但是真情实意却不是这么表面的东西
《甄嬛》上,黑化了的甄嬛都总结出,真心最重要,何况是我们呢
二,急躁,我觉得这是当下所有母亲的通病,其实,孩子有时就像那早春的嫩芽儿,昨天还是光秃秃的树枝,但一晚的春雨加上今天太阳的暴晒,可你能就春满枝头,绿满山川了,问题是,我们这些焦虑而急躁的母亲,早在昨天就为没看到一丝绿意而大发其火了。
真的,可以再稍稍等一下,给孩子一个反应和长大的时间
三,自以为是
许多年前,看过一本幼儿教育方面的书,书中说咱们家长的误区是:你总觉得你对自己的孩子特别了解,但孩子却并不懂你,但真相却是:孩子能明白你的一切,甚至是你的良苦用心,但是你其实并不知道孩子到底是咋想的
是的,我们都是一些想当然的家长,孩子看得懂我们,是我们的自以为是地认为他们始终不懂,其实他们在成长,而没有成长的是我们
前段时间,看一个朋友的美文,中间提到一句话,每个母亲其实也是没有经过培训的,是在母亲的这个岗位上摸索着前行的。
是的,既然是摸索着前行,那我们就有可能犯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母亲也会犯错,绝对不会因为你有了母亲的光环就完全是真确的。
孩子是第一次做你的孩子,但是我们自己何尝不是第一次做她的母亲呢?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有错就改,才可能有最合适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