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常说,如果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自己宁愿在村口摆上3天3夜的流水席,邀请大家都来凑个热闹、沾沾喜气。不过家长们也清楚,普通孩子这辈子或许没机会迈进顶级学府的大门,可要是真有机会能进入呢。
其实人的本性就又暴露出来了,那就是挑三拣四,真正考进去的同学反倒不珍惜了,有时候大家还更喜欢通过调侃的方式来谈论自己的985母校。
985“不体面的照片”被同学拍下,校长哭笑不得:想毕业的话就删掉
这就好比有些同学喜欢在学校里拍下自己母校的窘态照片,这些照片可能不太体面,不像学校宣传的那般光鲜亮丽,但这也说明了学校都有其另一面,就如同人都有缺点一样,学校又怎么可能一点缺点都没有呢?
比如重庆大学,一所优秀的985高校,要是被窗户一挡,立马就变成了“重学”这两个字,学生看到后不禁眼前一黑,心想这是在预示着自己的未来吗?广西大学旁边有个地方挂着类似“睡好觉”这样的标识。
这一下子就让一些学生自惭形秽,回忆起自己在学校睡大觉、在阶梯教室昏昏沉沉不省人事的样子了。还有南京理工大学的新生接待处,不知为啥用完之后就被扔进了垃圾桶,这时候要是还有没被接待的新生,难道要跳进垃圾桶里去吗?
长安大学有一次发生的事儿也挺有趣。可能是当天风挺大的,一下子把校牌之类上面的“女”字给吹掉了,于是大家便调侃说这就是天意呀,毕竟长安大学本身就是理工类院校,女生本来就少。
这次连“女”字都“离家出走”了,难道是在验证学校里确实没多少女生这一点吗?而四川大学在那段时间建博物馆的时候,似乎是上面有安全标语,可学生却偷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还调侃说自己的母校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估计这种照片连校长看完了都要绷不住,心里大概会想:想毕业就赶快删掉吧。
我们对985高校最大的误解,或许就是刻板印象了
越好的大学其实越要慎重选择,因为机会越多,试错成本反倒越高,顶尖的985高校毕业难度远远超乎大家想象。很多刻板印象并不准确,比如认为一考入985大学,这辈子就稳了。
但实际上在985高校想要转专业,得成绩排名在前10%才能申请,而且虽说没有学分项目的限制,但本科生要参加国家级课题等,这也是极具难度的,而普通211高校可能把转专业标准设置在前30%就可申请了。
另外,学生们不要一看到高校排名就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去选择自己的理想院校,要明白适配性和排名并不是等同的。综合院校实力强并不意味着其全科发展都很均衡,比如要是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农林学科那自然是全国顶尖的。
可要是学计算机专业去这所学校,基本上就是不划算的买卖,甚至还不如一些双非院校呢。在选择专门类学科或者自己擅长、爱好的学科时,要特别注意这些方面。还有,不要盲目地把一线发展城市当成机会众多的地方。
在选择学校时也要留意学校的所在地。家长们可以就近为孩子考虑,比如在东北的话,去大连理工大学也许比去北京理工大学节省的成本更少,并且在当地的认可度本质上是一样的。
东北制造业领域也需要当地的学校去开展合作、签订订单,当地的教育资源和就业资源都十分丰富。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