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总觉得Chinglish(中式英语)老外根本听不懂?那就大错特错啦!
不少了解中国文化的老外,已经熟练运用Chinglish,扩大自己的词汇库啦。
今天就来给大家盘点几个超有代表性的例子,一起来感受这波文化输出的魅力吧!
Long time no see —— 好久不见
老友重逢。图片来源:豆包AI生成
这句Chinglish源于早期华人移民直译中文“好久不见”,因简单魔性、朗朗上口,逐渐被老外接受,还被收录进牛津词典。
如今,它成了跨越国界的重逢必用语,连《老友记》里钱德勒都用过!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 人山人海
著名景点中人山人海。图片来源:豆包AI生成
国庆节的故宫,导游小哥指着乌泱泱的人群,对一群外国游客说:“This is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没想到老外们“秒懂”。一位法国大叔恍然大悟:“哦!和法语‘Une mer de têtes’(人头海)一样嘛!”
这生动形象的表达,魔性到入耳难忘。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图片来源:豆包AI生成
每个中国人从小的励志语言,用最朴素的词汇,喊出最硬核的奋斗宣言。
在中国的外籍留学生们也“入乡随俗”互相激励。碰到要考试、要交论文,大家在图书馆卷到天明时,彼此见了,拍拍肩膀说一句“Good good study”。
对过暗号,都是努力的人。难怪这句话被学子们奉为“赶Due(指deadline,意为截止期)圣经”,比咖啡还提神。
Add oil —— 加油
孩子们正奋笔疾书,为自己加油打气。图片来源:豆包AI生成
“Add oil”已成Chinglish的“顶流担当”,不仅被牛津词典收录,更是油管博主标题必备、TikTok挑战赛热门标签。
某次马拉松赛上,一位中国选手体力不支,竟然听到路边英国大叔狂喊:“Add oil!Add oil!”
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难怪深受老外们喜爱。
No zuo no die —— 不作就不会死
No zuo no die 图片来源:360图片
这句最新的纯中式网络语,已经被收录进《美国俚语词典》,成了时尚老外们的“爱用词汇”。
TikTok上,美国小哥Jake直播挑战“用洗衣机洗篮球”,弹幕刷满“No zuo no die”。
五分钟后篮球卡住,洗衣机泡沫喷涌而出,评论区全是一片嘘声:“Zuo and Die”。
Lose face —— 丢脸
Lose face 图片来源:豆包AI生成
别看“lose face”虽短,但它已经被各行各业的老外们所熟悉。就连时事新闻评论员,也会脱口而出。
最近,美国评论员Adam就在X上激情开麦,讨论“lose face”那些事。
这几年,随着tiktok、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在海内外的使用,不少拼音词汇,如“guanxi”(关系)、“tuhao”(土豪)、“dama”(大妈)等,也被植入英语语境,甚至被海外媒体广泛引用。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载体。随着跨国交流越来越频繁,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Chinglish“出圈”传播,甚至从“幽默梗”升级为“正式词汇”。
你还知道哪些广为流传的Chinglish?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一下吧~
实习生:牟家慧
新民晚报记者:马晓荔
上海滩上洋掌柜(ID:shyangzhanggui)编写
原标题:《新民侨梁 | 谁说Chinglish老外不懂?它们早就 “出圈” 啦!》
栏目编辑:梅璎迪 文字编辑:张家愉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马晓荔 牟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