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怎样提高录取分数线?三大法宝:本硕博班、双学位、新专业

马上要进行志愿填报了,各省招生计划也陆续发布了。2024年,各高校在招生政策上主要有哪些变化呢(怎样提高自己的录取分数线呢)?

顶尖高校纷纷推出本硕博贯通培养计划

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英才本硕(博)连读班;北京理工大学的徐特立特色班、未来精工班等;西安交通大学的钱学森班;同济大学的国豪精英班;华中科技大学的启明本硕博班;北航的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武汉大学2024年新启动的雷军班;大连理工大学推出的大师班;电子科技大学的成电英才班等等。

211大学、双一流大学也有类似的实验班,不是本硕博贯通培养,也会保研比例比较高。

现在比较普通的本硕博贯通培养计划一般有3种:医学领域内的8年制(北中医的中医领军人才计划为9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强基计划。不少高校的本硕博计划属于这里面的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有些则是学校自设。

原先很多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是入校后选拔,但现在被好多学校拿来作为吸引高分学生的利器,这个趋势现在越演越烈。

双学位和联合学士培养招生计划增加

这几年,学校越来越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各种双学位培养计划也应运而生,有的是单所学校提供的双学位项目,还有一些是两所学校提供的联合学士培养计划。这些年人文社科类学校,尤其外语类和财经类学校有不少类似计划。

上海财经大学今年有6个双学位招生计划:法学+金融学、工商管理+统计学、金融学+统计学经济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投资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

中央财经大学有2个双学位项目,3个联合培养项目。3个联合培养学士项目是跟北航、北理工合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中国政法大学有:英语+法学;北外和人大有:国际新闻与传播+西班牙语。北京语言大学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有:石油工程+阿拉伯语项目。

复旦大学则获批了4个双学位项目: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翻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俄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德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师大跟复旦类似,也获批了4个双学位项目,同样也是“计算机+”,分别为:汉语言-人工智能、传播学-人工智能、公共事业管理-人工智能、统计学-环境工程。

这些项目很清楚地表明了趋势,跨学科的学习。如果学人文社科专业,不管参不参加这些项目,都尽量让自己成为复合人才,要重视计算机。

学校开设新工科专业增多

上面双学位里面也讲到,人文社科类专业都要加上计算机或者人工智能,传统工科专业更是全面变成“计算机+”。在2023年新增专业中,智能建造、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新增院校数量排前列。像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已经连续好多年排前几位了。

我们在选择工科专业的时候,要注意传统工科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招生政策更为人性化

另外,很多高校都提出了在院内可以自由选专业。高校多年实行大类招生然后大一分流,这件事越来越让考生反感,现在为了吸引学生,学校提出了在学院内可以自由选专业,转出计划也增多。总体上是稍微好了一些,不过还有其他的限制条件,大家要了解细节。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扩张

还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数量增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不少学生愿意读高收费的中外合作项目。不过,希望学校在保证普通类招生的情况下,再增加中外合作办学招生,而不是减少普通类招生。

总体来看,招生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充分了解各高校的招生政策,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