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迹流溪纸,稳走振兴路!华珠首部申遗电视片《流溪纸》首映

5月10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在从化校区融媒体演播厅举行首部申遗电视片《流溪纸》首映式暨新闻发布会。活动旨在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围绕文化交流与传承,共同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华珠力量。《流溪纸》摄制组成员与戏导、影制等专业的师生代表,以及相关领导共同到场见证首映。

《流溪纸》总制片人、华珠传媒学院院长张静民介绍,项目缘起于2023年4月华珠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影像传播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与从化文广旅体局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立足于华珠以专业服务于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初心,展现华珠传媒学院以创促教、以创促学的育人育才理念。项目从立项到完成,历时近一年。此次非遗项目是高校与村镇之间精诚合作的成果,将推动从化本土文化建设工作。

从化区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志坚表示,从化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仿佛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目前从化正在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和百千万工程,依靠华珠转设工作,以此作为机遇共同打造外需,对标专业拍摄基地,通过学校周边企业的进驻,将产教研相结合,能够推动从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学校未来发展与学生培养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活力。

著名纸文化专家、广东轻工学院原副院长林润惠是申遗纪录片《流溪纸》的一位重要人物,他表示,身为广东省造纸学会岭南造纸文化研究会的成员,面对当今岭南造纸术濒临失传的现象,更应当肩负起恢复和宣传岭南造纸术的责任。莲麻村身为流溪纸的起源地,蕴含了丰富的流溪纸造纸文化。林润惠教授联合莲麻村干部、流溪纸传承人路国忠对传统流溪纸造纸技术进行改进,用纪录片的形式将流溪纸文化重新带进大众的视野之中,将承载着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流溪纸文化发扬光大。

莲麻村干部路国忠积极参与了这次申遗纪录片《流溪纸》的创作,身为流溪纸第三代传承人,他一直致力于流溪纸的传承与发展,致力于对外展现这项古老技艺的魅力。

华珠首部申遗电视片《流溪纸》以介绍流溪纸起源地莲麻村为序章,莲麻村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漫山遍野的竹子资源为流溪纸造纸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明清时期,优秀的地理位置推动着流溪纸源源不断地销往海外,促进了流溪纸文化的兴盛。20世纪以后,受工业造纸的影响,古法造纸业日渐衰微,濒临失传。

对岭南纸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林润惠教授了解到流溪纸后,来到莲麻村找到流溪纸第三代传承人路国忠先生,两个人一同探讨改进流溪纸造纸术。林教授根据流溪纸的历史文献和相关的民间调研,指导路先生在原有的造纸基础上,逐步复原传统流溪纸的制造流程。两人合作共同探索出了“选材、削青、浸竹、洗浆、制浆、过滤、抄造、干燥”古法造纸新式8大步骤,改进了传统流溪纸造纸术的不足。光影中的《流溪纸》,不仅揭示了代际传承下的纸文化脉络,同时也为大湾区的非遗传承增添了熠熠生辉的文化成果。

文|陈亮 通讯员 卢恩潼 朱婕琦图|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