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大模型赋能编程教育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 年内推广到全国五百家高校

大皖新闻讯  为了推动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融合,教育部日前公布了首批18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并在官网公布。其中,北京邮电大学以人工智能赋能编程教育的“‘码上’——大模型赋能的智能教学应用平台”入选。据了解,该平台依托讯飞星火大模型开发而成,计划年内推广到全国五百家以上高校开展教学实验。

北邮牵手讯飞 让大模型协助大学生编程

编程教育是软件人才培养的基础,但目前存在师资不足等问题。为此,北京邮电大学基于国内的讯飞星火大模型,开发了编程教学平台“码上”,率先在高校启动大模型赋能编程教学的探索。“依托大模型代码纠错、代码解释、代码生成等强大能力,‘码上’可有效减轻教师编程教学负担,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今年1月,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展示“码上”智能编程教学应用平台。

截至2024年4月15日,北京邮电大学基于码上开设了107门课程,建班118个。实践数据显示:“码上”对于占学生群体人数(80%)以上编程新手的编程问题能够提供较高质量/准确率的辅导,修改后代码的运行成功率达60%—80%,,减轻教师的辅导工作压力。

北京邮电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今年末“码上”对于编程新手编程问题的答疑准确率将达到80%—90%。“相对于chatgpt等大模型门户、github copilot等编程插件而言,‘码上’可以启发学生自行发现和解决代码问题,掌握编程知识和技能,而不是直接给出最终答案,更符合编程教学的要求。”

据介绍,“码上”的全国版产品“讯飞星火码上”计划今年在全国推广,全年计划支持500家以上的高校开展教学实验。

“ai程序员”已在百余家企业上岗

去年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在各行各业帮助软件人员提高工作效率,而“ai程序员”也走进了国内外的公司。不久前,国外一个ai程序员devin大火,它现身公司内部群,为解决一个技术问题,devin借用了其创造者的账号,与客户公司的cto交流,并根据回复调整了代码方案。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职工也正在和ai程序员成为“同事”。科大讯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基于讯飞星火大模型的ai程序员已经在软通动力、交通银行等100多家企业“上岗”,能够理解复杂的编程逻辑,还能自动生成高质量的代码,帮助开发人员提升代码开发效率。

而根据科大讯飞今年1月30日发布消息,讯飞星火最新的v3.5版本中代码能力已达到gpt-4 turbo 的96%,在科研最常用的编程语言python上已经实现超越。目前,对标gpt-4当前能力的讯飞星火v4.0正在训练中,预计在6月发布,将对标gpt-4 turbo 当前水平。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编辑 张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