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认知出了什么问题?三层境界的教育

尽管都称教育,但各民族的教育差异极大,甚至天渊之别。不同教育由不同价值观主宰。有三种不同的价值观创造了完全不同的教育。最低的价值观是培养知识技能,为工业社会培训技术劳动者;较高的价值观是培养思想见识,把知识作为思想生长的沃土;最高的价值观是重塑生命,以个性和道德为品质目标。

最低境界的知识技能教育,沿于前苏联,认定知识的唯一思维路径是技能,反复操练,培养对知识的敏感性,形成技能。这是最低智力的开发,技能思维跟动物的条件反射相似,形成对知识的敏感性,是典型的模仿思维,不仅与创新无缘,反而扼杀创新。

有人误解,认为只要技能向难度发展,就有创新力。其实是误入“创新”歧途,只不过在运用现成知识时,设置了陷阱,最终仍是用知识解决,与创新无缘。无论其中的技能思维有多复杂,都培养不出创新人才。

较高境界是兴趣见识教育。这是以兴趣为路径,高度尊重学生的经验,培养对知识个性化诠释的能力,本质上是探索天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奴隶,而是知识的主人,在探索知识中培养兴趣,以兴趣为路径重新建构对知识的观念,形成自我的文学观、数学观、历史观等。

在知识的土壤中培植思想的树林,是创新教育的典范,尽管没有实践,可对知识有了独立的见识。思想是个性驰骋的沙场,是认知智慧的结晶。

思想既是对知识的创新力,又是对自我生命的探索,反映自我的人格和思维天赋。对某种知识的热情和思想反映天赋方向,是对自我的重大发现,奠定未来发展的方向。

如果技能刷题是丢失自我,思想创新就是寻找和发现自我。技能对知识的敏感与热情无缘,与天才无关;思想却是热爱知识的结晶,是认知智慧的结晶。

最高境界是重塑生命的教育。这就是在实践的土壤中培植创新力,塑造新生命。没有实践就极难创新,创新力只能在实践中获得解放。实践是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创新的沃土。技能是高度封闭的知识运用,所谓综合题也极难突破封闭的囚牢,不过是相关知识的结合。实践不仅是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智力的综合发展,特别是创新力的发展。

作文是封闭的应试技能,文学创作却是创新实践,想象力自由驰骋,创新天地广阔无边,越是个性化的创造越有价值。

创新实践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思维是开放的,知识运用是高度自由的,创新力获得解放。其中最重要的创新实践是重塑生命,以爱和自爱的信仰为指引,在艺术创造、科学创造、社会实践等领域,塑造自我高尚道德和强大个性的品质丰碑,创造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