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誓师演讲遭非议该“酸”的是谁

也看湖南桑植中学生高考百日冲刺誓师演讲

作为一个自以为是的尊道重德者,首先要说,对于此类被热点焦点化的现象,本号始终本着冷却降温,归于平正再平心而论的态度,坚持中庸大道最可贵的原则。

那么,现在要说,网传的湖南桑植一中高三年级学生代表符同学,在其高考百日冲刺动员活动演讲中的表现,究竟为何会成为网络曝光热点,甚至被网暴?同时,我们应该从此反思些什么?

之书半语/人民万岁的内涵外延

据《中国国情》头条号2023-3-1 11:39援引《光明网》的报道:“近日,湖南桑植县某中学举行高考冲刺百日誓师大会,一名高三学生代表因激情澎湃的发言遭受网暴。尽管已过去四天,网暴仍在持续。2月28日,桑植县一中校长王兴辉表示,被网暴女孩符某近两天学习状态不错,没有受到影响。桑植县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当地已着手处理网络上攻击女孩的言论,已对被网暴女孩和在校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有关某中学高考誓师报道网络截图

首先来看,为何此事会被热点焦点化。应该说,当下的网络语境背景场景,只要有可能成为热点焦点乃至痛点的东西,就绝不会缺少它的制造者、添油加醋者。而这些热点的制造者、蹭热者,往往思想思维趋于极端,并且往往从以往极端的热点制造或蹭热中得到负向激励的反馈,即:越极端可怖,越抓眼球,越吸睛引流,流量越好赚,按照流量算法影响力就越大。在这样的影响力算法下,为了赚取流量转化为暴发利益,一些网号已经完全罔顾事实,不惜牺牲被网暴者的人格隐私或生命安全。

此外,透过网传的该演讲同学的几张照片图片,再重温一下经典的“少女还是老妇”、“鲁宾的面孔还是花瓶”等视觉错图,是否也会思考一个问题:同样的事件,倾向的角度不同,就会侧重撷取不同的影像,叙事不同的内容?哪有什么有图有真相,只要愿意,断章取义何患无从?只要炮制,即使你全程都在笑,但是仅用一部手机,也可以让你在网络世界里哭丧爆表。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当制造和传播热点者总是能够以此获取收益,则为将来计,公道者必须以此为警钟,警醒和警戒。此其一。

视觉错图/少女或老妇人

其次要说,此个现象事关教育大计,各方须重视反思其中可能隐含的问题,或迫切须要系统性革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秋大业,教育为先。那么,学校、学生应该呈现为什么样子?校长、老师应该呈现为什么样子?教育的“产品”,未来的“接班人”应该呈现为什么样子?什么样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誓师者”,而非只是尖厉的应试竞争者?什么样子才是乐此不疲、后劲十足的奋进者,什么样子则是精疲力竭、毕功一役的被动者?怎样才算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创新者、开拓者,而非争食猫粮狗粮的圈养者?等等,岂是那个起早贪黑憔悴在演讲台前的小同学所要所能承受之重?难道这些不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共同面对和反省才能革故鼎新的么?

视觉错图/鲁宾的面孔还是花瓶

难道所有的强力方面,为莘莘学子提供和保障最好的条件,就是为了驯化他们么?是不是应该反思,难道不是社会繁复无谓的事务和竞争,把家长、老师的精力时间消磨殆尽?学校老师和家长父母,唯利无义的攀比,把学生可持续学习创造的精力时间,乃至快乐健康过早地摧折抽取了吗?古人以拔苗助长为奇葩成语故事,当下,我们是不是早已见怪不怪,在拔苗助长的同时,更加以大水漫灌,溺心灭质?

除此以上二者,具体到一所中学高考倒计时一百天备战冲刺誓师大会,学生代表演讲发言,选谁不选谁,演讲稿的准备、修改,临场的表达等效果要求,以大家共所周知的应用场景,当然不会是完全脱手交由演讲者自由发挥的。诚然,也不能排除自由宽松度超常的情况。无论如何,誓师演讲结束了,完成了,有亮点亮剑,也有争议非议,这些并非重要。重要的是,这位同学最亲近的家长,老师,同学,是否从中看到或感受到,该同学代表除了这个阶段应有的十二分的拼搏紧张,一定还有十分的疲劳和憔悴?并且,其中的表达表现,有些可能是个性化的东西,而有些信息和流露,确也是她所代表的群体的共性状态。这样的共性与状态,是不是应当引以为关注他们的所有方面的共情和重视,进而进行更加系统科学而有益的人文关怀?!

之书签语/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