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常生活中的人际沟通》家庭生活中有效的内部沟通

电视剧《大考》中的三个孩子让人印象深刻,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与父母进行着较量。


周博文,自己的父亲周美仁从他记事开始,父亲就一直在打游戏,直到他高考,就没有改变过,母亲对此并不在意,反而很知足,所以,他要替母亲抱不平,他要来管管这个懂事的父亲。


田雯雯,父母因为没有能力而把她留在老家,跟着奶奶长大,从小就被打上了“懂事”的印记,直到母亲偷看了她的手机,愤怒憋屈的情绪一下子暴发。


吴家俊,每天面对虎妈,时刻伴其左右,让他感觉不能呼吸,为了能参加艺考,费尽心思。


三个家庭不同的沟通方式,但结果似乎都不怎么样。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沟通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呢?

我们生活在这个日趋多元化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沟通问题。美国作者朱莉娅·T. 伍德的这本《日常生活中的人际沟通》中,指出只要我们在沟通做一小小调整,就有机会改善人际交往中的沟通问题。


作者采用活泼互动的对方方式,针对各种沟通情境给出了解决方式,并且配以大量的自测练习和情景模拟,读者可以进行自我练习来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


那么,针对家庭生活中的沟通怎么才能做到有效呢?

01提升人际沟通能力的指导


沟通能力强调适宜性,沟通的方式要根据场合和对象而定。不同情境中,沟通的目标也不一样,可能是阐释理念、安慰朋友、捍卫立志、职场加薪或是劝说他人,沟通越有效,就越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五个重要技巧帮助提升沟通能力:

培养多种沟通技巧;采取合适的沟通方式;采用双重视角;监管沟通过程;注重沟通的道德性。

02有效表达情绪的指导原则


情绪是我们对内心情感的感受和解读,它受到生理、观念、语言、立场和社会经历的影响,在我们的情感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情绪表达的指导,既能促进我们的个人成长,又能提升我们与他人的关系质量。


有效表达情绪的六项指导原则:


原则一:确定你的情绪

对自己感受的复杂情绪进行分类,确定哪种情绪是自己的主要情绪,也就占主导的情绪,这样能够向他人准确地传送自己情绪的状态。

原则二:选择是否以及何时表达情绪

权衡表达情绪的不同方式,并从中选择最有效的方式。四条原则帮助表达情绪:评估自己当下的状态;决定向谁表达自己的情绪;选择讨论情绪的合适时间;选择讨论情绪的合适场所。


原则三:掌控自己的情绪

使用“我”语言描述我们对他人某种行为的感受时,对方更容易认真倾听,对我们情绪表达做出善解人意的回应。


原则四:监控你的自我对话

自我对话就是自我沟通,进行情绪工作时的自我对话,可以通过自我对话说服自己感受或不感受,表达或不表达某些情绪。学会倾听并监控自我对话,有助于管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意识到思维和情绪之间的关系。

原则五:采取理性—情绪疗法

认知依赖于情绪,情绪依赖认知。我们对情绪的看法也会影响我们的情绪,思维与情绪之间可以采取理性的情绪疗法,分为四步,监测情绪反应;确实事境找相同点;倾听自我对话和想法;自我质疑挑战非理性思维。


原则六:敏感地对他人的情绪做出反应

有效表达情绪只是有效沟通过程的一半,还需要在他人与你分享情绪时熟练地倾听和回应。


03 家庭有效沟通的准则


每个家庭面临的挑战各不相同,解决方法也千差万别,尽管家庭存在着多样性,但绝大多数家庭的沟通还是可以遵循四项准则。

准则一:维持公平的家庭关系

将公平合理放在首位是维持健康家庭生活的重要准则之一。养家糊口的责任不应当全部或是主要落在某一个人身上,同样,也不能让某一个尽享家庭生活的大部分甜头。


准则二:做好日常选择,增进亲密关系

留心充实家庭关系的日常机会,往往看似细微的选择编织成了家庭的基本形态。


准则三:表达尊重与体谅

为了维持家庭的健康和睦,成员需要持续表达对家人的重视和尊敬。在与家人沟通时,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道德选择。


准则四:不要为小事烦心

我们想要健康而活跃的家庭生活,就必须主动忽略在与家人一起时,无可避免地令人懊恼或沮丧的小事,省点精力,留着干大事。

这本书能让我们认识到沟通的力量,学会管理情绪、应对冲突,有效参与人际互动,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懂得审视自己的沟通方式也是审视自己内心的过程,从而更自如地面对生活。

#打卡挑战局##头条创作挑战赛##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电视剧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