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清华学生的无奈:考清华的人不是靠勤奋,天赋比努力重要

天赋有多重要

在上学的时候,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学生,明明每天看上去不那么努力,但是在考试的时候却发现,这些学生每次都能考进前三。

仔细观察他们的日常发现,和大部分的学生一样,每天按部就班的上课下课,他们甚至还有很多时间出去玩,看到他们难免会有些羡慕,为什么这些学生在平时学习就那么轻松,在家里家长也不用操心,妥妥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会评价他们非常聪明。

聪明的学生不努力发挥正常,而努力之后就会发挥超常,这些学生似乎注定会考上大学,而大部分普通的学生只能默默努力,或许还会有成功的可能。

之前有一位大学教授表示,如果智商不够高的话,就没有机会上北大,一句话刺痛了多少学生的心,但是却很现实。

清华学生也有烦恼

在国内先不说世界知名大学,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足以说明这些学生足够聪明,至少智商是足够的,但是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也会有很多烦恼。

有一位考上清华的学生,原本是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子,但是也只有他知道,自己在清华有多么痛苦和艰难。

很多人觉得考上清华就觉得这些学生足够优秀了,但是其实差距非常明显。

在每一年都会有很多来自小城市的学生成功通过高考,进入了国内顶尖的大学,能够考上清华,更说明了这些学生在当地有多么优秀,而这些清华学子当初努力考上清华之后,却发现了很扎心的现实。

清华大学,多少优秀学子聚集在这里,原本以为能够竞争一二,但是他却发现从一开始就已经输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别人出色的天赋。

考上清华大学之后,这位学生都会产生明显的落差感,原本在以前的学校,几乎都是排在前几名,但是到了清华却发现,自己竟然是垫底的,而且和前面的学生相差的不是一点。

在大学里,学生之间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学业上面,更多地体现在一个人的认知,就比如有些学生刚上大学的时候,还在想自己要好好学习专业课,然后抽空考一些证书,这也算是有规划的,而有些学生其实早就决定了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在大学里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前做好各种打算,这就是差距。

勤奋比不过天赋?

一个人的天赋很难靠后天的努力追赶上的,就像在学校,明明都是坐在同一个课堂上面,有些学生看一遍就懂,有些学生学几遍都学不会。高考的时候,有些学生发挥正常就考上了清华北大,而有些学生超常发挥也只是考上了一本大学。

一直以来勤奋都是一种美好的品德,但是看到现实之后,大家不得不怀疑,努力之后真的有用吗吗, 再怎么勤奋也赶不上别人的天赋,那么就不努力了吗?

其实努力并没有错,只不过努力的方向很重要,同时家长也要理性看待努力和勤奋,就比如现在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只要孩子努力,就一定能考上大学,这个想法过于简单。

考上大学的过程中,努力固然重要,但是天赋、环境、心态同样也非常重要,在到达成功的彼岸中,需要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如果有天赋的话,没有教育资源,家长不支持同样也没有什么用。

天赋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略其他因素,有天赋就要好好努力,没有天赋更要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