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所学校共同打造未来学校长沙样本

为全面推进长沙市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工作,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学校共同体建设样态,日前,长沙市未来学校创建校共同体建设专项调研活动在长沙岳麓区长郡双语洋湖实验中学举行。长沙市教育学会会长封纪琴,湖南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石福新,中南大学大数据研究院教授胡超,长沙市教科院院长聂庭芳,岳麓区人民政府主任督学李晓丽,市教科院领导、专家,8所未来学校创建校校长以及各学科教研员等参加了此次专项调研活动。

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智慧学堂上,教师娴熟运用信息技术平台高效教学,孩子们大胆创新,个性表达,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高效的师生互动、丰富的课堂情景、精准化的课堂教学、同屏讲解,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了学生潜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协作探究,各学科智慧学堂为学生安了一双智慧的眼睛,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发现问题,让课堂生动有趣极具吸引力。

未来学校共同体创建工作座谈会由市教科院聂庭芳院长主持,会议伊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曹培杰博士发表视频致辞,表达了对“未来学校长沙样本”的美好希冀。紧接着长郡双语洋湖实验中学、长沙市雷锋学校、长沙市长郡湘府中学、长郡双语实验中学长郡滨江中学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开福区周南秀峰学校8所学校汇报了未来学校建设情况。

中南大学大数据研究院教授胡超指出学校应形成团队作战模式,建设长沙市未来学校研究共同体。并表示将进一步推动长沙市未来学校建设进程。鼓励未来学校创建校组成共同体,提质创新,期待长沙市未来学校的建设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

省电教馆副馆长石福新强调未来学校是“明天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中心”。明确引领者,避免技术盲目引入。明确未来建设一盘棋,有共建共享意识。明确未来学校劳动教育变革这一认知统一。我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以包容、务实的态度真正拥抱新技术,以发展的眼光谋划未来学校。

长沙市教育学会会长封纪琴高度赞扬了长沙市未来学校共同体是因教育情怀聚集的一支精英队伍,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提倡教学模式个性化、常态化,打造数字化评价体系,打造教育管理、服务新体系,期待共同体成员校一起领跑“未来”, 也期待长沙未来学校形成建设标准,并在全国打出长沙品牌。

此次专项调研活动,为未来学校创建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打开了思路。未来已来,智慧教育一起向未来。接下来各校将继续通过智慧管理、智慧课程、智慧教学、智慧评价等全面构建未来学校体系,为师生智慧赋能,为未来学校新发展赋能,不断提升创新思维和能力。

潇湘晨报记者李楠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