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仿巴符州,拜仁州或向非欧盟学生收取学费,预计每年3000欧


据悉,巴伐利亚州将跟随巴符州和萨克森州的脚步,向非欧盟学生收取学费。目前,该决定已经遭到学生们的反对。


CSU第二次提交收取学费法案

为了让大学实现“创收”,并在财政上减轻州的负担,巴伐利亚州计划通过所谓的 "综合收费方案",即向该州非欧盟学生收取学费。

巴伐利亚州的执政党基社盟(CSU)于2021年年中,起草了《高等教育创新法》(Hochschulinnovationsgesetz),并在其中赋予了大学自行决定是否收取学费,及其数额的权利。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主要原因是反对声太大了),该计划被搁置了。

但是,在这之后差不多一年,也就是今年6月份,该党再次完善并提交了修改过的草案。目前,州议会已完成了一读,预计很快将进行二读/三读,并最终在8月夏季休会开始前定稿。

如果该法案通过,参考巴符州之前的经验,那么今年冬季入学的小伙伴就需要交纳1500欧学费了。


目前,巴伐利亚州所有的公立高校(大学或高等教育学院)学费全免。不过,选择半工半读的学生,即在“Berufsbegleitedenes Studium(非全日制学习)”每学期需缴纳2000欧元的学费。

※ 巴符州于2017年5月3日引入了类似的政策,即对外国学生收取学费。自2017年的冬季学期起,外国学生每学期需缴纳1500欧元学费,相当于每年3000欧元。


德国各州大学是如何收取学费的?

在德国,每个联邦州可以自行决定本州内的高校是否收取学费,但是州政府不能把学费定得高到让人无法负担。

目前,除巴符州外,德国其他州都为所有学生提供免费或者低学费的高等教育。

只有少数州选择向超长学期学生收费,或是向攻读第二学位或半工半读的学生收费。上图为各州收取的各种类型的学费。

学费制度造成巴符州国际人才减少

巴符州作为第一个对外国学生收取学费的联邦州,巴符州非欧盟学生申请人数明显下降。

根据反学费行动联盟(ABS) 的统计,2016年至2021年期间,巴符州的外国学生申请率下降了 36%;同时,德国其他州的非欧盟学生申请人数大幅度上升。

而德国又是一个缺少技术性人才的国家,因为学费制度的引入,巴符州在招揽国际型人才的吸引力变弱。因为,调查显示,这些国际留学生毕业后,一般会选择学校所在的城市附近就业。


大家对此怎么看?

▲ 2017年斯图加特的反学费示威运动

不出所料,学生们大都反对巴伐利亚州针对非欧盟学生收取学费。慕尼黑工业大学学生会就表示,大学本着公平和一视同仁的态度,收取学费这件事,不应该根据申请者的经济条件和来源国家而有所不同。

联邦外国学生协会的Vanessa Gombisch表示,巴伐利亚一旦实行该政策,将对教育公正造成伤害。对于学生来说,当前的日常生活成本已经很高昂,再额外收取学费,会让这些学生背负更沉重的经济负担。

Deutsches Studentenwerk(DSW)的秘书长Matthias Anbuhl也表示,收取学费对于国际学生不平等的,是德国大学实现国际化的“毒药”。

Anbuhl指出,早在2013年,在是否废除高校收费制度的巴伐利亚全民公决中,投票结果以压倒性优势通过--取消学费。

“关于是否收取学费这一问题,当时已经公投决定出了结果。但是,巴伐利亚州政府现在又想推翻这一切,对来自非欧盟国家的国际学生群体采用收取学费,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抗争难度大:巴伐利亚没有ASTa

▲ 2017年北威州反对收取学费的示威运动

在德国其他州,学生可以自行组织学生委员会(Allgemeiner Studierendenausschuss),简称ASTa)。

在北威州为例,所有注册的学生都会自动成为学生自治组织的一员,每年都会选举出学生议会(Studierendenparlament),再从这些学生议员中选举出学生委员会(ASTa)。

该委员会作为一个所谓的法律实体,拥有法律和财政自主权。他们能够自行签订与学生相关合同。例如,学期票(Semesterticket) 和针对学生的剧院文化票(Kulturticket)。

当面临政府制定有损学生的法案时,他们有足够的权力和资金来游说政府议员,并且组织统一的抗议活动。

而巴伐利亚没有类似的机构。

如果州政府通过的法案对学生不利,他们也没有一个领导机构来统一的机构来组织学生抗议。


不知道,你对此怎么看?

欢迎大家再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