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培养学生不以清北为终极目标,网友:其实清北学生就缺这些

清华北大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孩子一辈子的……坚定信仰,要让孩子对人民有用、对社会有用的社会脊梁……

这样的话,如果是别的人说出口,听起来就是在说报道会上的套话;如果是对着别的人对着讲稿再念,只能说明帮助起草演讲稿的文书文笔还过得去。

不过这样的话,却是华坪女子高中张桂梅老师所说的。张桂梅老师在创办华坪女子高中的13年时间里,培养了2000名贫困女大学生。而且张桂梅老师即便是获得了云南省乃至是全国的各类型荣誉奖项之后,却依旧是全身心地陪在华坪女子高中各位师生身边,即便是身上至少患有20多种疾病,却是依旧与学校的师生一起、过着每天天不亮起来、苦字当头的教学和学习模式。

张桂梅老师的故事,哪怕是刚刚读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们,想必也已经十分熟悉了。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的确是不需要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来给她加持,而是真正将教育当成事业来做,所在乎的就是孩子的未来以及能力,绝非是孩子们通过高考,能够给她以及这个学校所谓带来的荣誉和名头。

试问,得培养多少个清华、北大的学生,才能获得共和国勋章?反正像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像衡水中学那样的学校老师,别说是这样几句代表性、严肃性以及历史性的奖项和荣誉,其中如果能够有人可以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或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称号。

实际上,教育本就应当如此,目前或者更确切地说,从77年以来就一直处于考分为王的高考政策之下。虽然近些年来各省市先后推行了高考政策改革,但依旧是摆脱不了考分为王的基本情况。

正是这样的情况下,因此全国各地的中学,几乎是将清华、北大这每一年几乎是万里挑一的录取名额,视作是培养一届学生三年时间中最大的标准。

但是,那样最后培养出来的,究竟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呢?还是仅仅只是一个荣誉和肯定。清华、北大每年几千,如果加上硕士博士在内上万或者一万多的录取名额,可张桂梅老师华坪女子高中存在了已经13、4年,也没有听说过有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来这里担任老师,来提高这里的教育水平。

倒是深圳的一些中小学,有很多很多清北的研究生、本科生争相就业。不过如果真的是张桂梅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或者是那些类似华坪女子高中一样氛围的学校里的学生,相信她们无论是读到了什么水平,如果母校需要她们的话,这些学生应当会将返回母校去当做一种选择的。

教育事业不需要张桂梅老师这样圣人一般的无私贡献者,但是至少要像张桂梅老师所在的那样华坪女子高中那样,要培养的不仅仅是考学分的能力,而是要将学生的奋斗精神、为社会贡献的精神,以及与集体、将祖国看成自己的大家一样无私的精神,宣扬开来。

张桂梅老师依旧可以与师生们做相同的事,但是张桂梅老师毕竟能力有限,而且还兼顾着福利院的院长工作,此外她本人还资助了很多贫困学生。这或许也是张桂梅老师能够从一两千万教职工队伍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了共和国勋章这一历史殊荣的奖章根本所在:不为自己、永远考虑着下一代和祖国的未来。

如果每一个教职工,或者每一个普通人,都在孩子的教育中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当父母的做好孩子的榜样、当老师的真心为孩子着想、社会上的工作者在遇到孩子们时候尽量帮助他们维护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那么最终,相信即便没有清华、北大的录取名额是一定的,但是社会的综合竞争能力将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