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考研总共32处变化,和考研人切身相关,请尽快看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安,一个暖心的考研老司机……


昨天周五,教育部赶在周末之前公布了《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这里面包含了关于22考研的各项细则。


这份文件有亿点点长(公众号内回复 文件 查看),所以一般人也不会去看。但每年考研政策究竟有哪些变化,又是相当重要的!!!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这些糙活

累活交给小安就可以了

,你安心好好复习


研招网发布了《研招管理规定4个变化》挑选了变动的几个重点。小安用专门软件,将今年和去年的政策做了对比,发现所有的变动总共有32处(去年54处)。


为了让你看得更加清晰,小白将变动的地方整合成了17个类别,这绝对是你不曾看过的详细版本。仔细研究完之后,对考研人来说都是利好!


小安从字里行间,看到了四个大字【精准+公平】,各项规章越来越精准,让考研整体越来越公平,为教育部疯狂点赞!!!

一、【安研解读】今年考研报名时间破天荒提前了!!!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不再是以前的10月结束了,希望大家奔走相告!PS:在小白看来,报名时间结束得越早越好,这样考生就不会再过多纠结,又可以多几天踏实学习的时间!

二、【安研解读】“单独考试”的院校除了自己命题以及采用全国命题外,增加了“使用其他院校试题/多个院校共同研发试题”的选项,命题更加灵活。

三、【安研解读】全国疫情进入常态化管理,疫情防控的要求也从去年的全国统一,到今年的因地制宜。考生一定要多留意自己报考点(初试考试的地方)疫情防控要求。

四、【安研解读】增加了法律(法学)的考生范围,将法学作为自己大学第二学位的考生也可报考。

五、【安研解读】“单独考试”的考生为单位培养,更加突出了“回原单位”。

六、【安研解读】对非应届生的报考点(参加考研初试的地方)进行了更明确的说明。各地区对工作所在地报考的要求不一样,有些只需要工作证明,有些还需要社保证明等。因此,非应届生如果想要在非户口所在地参加考试,一定要查看当地的网报公告/咨询当地的省考试院。

七、【安研解读】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这里对考试进行了更加明确的界定。

八、【安研解读】从2017年起,不再招收国防生,去年是最后一批国防生毕业,因此今年取消了国防生的表述,国防生推出历史舞台。

九、【安研解读】去年取消了“管理类联考”统一划线之后,今年取消了“综合”、“联考”等说法。

十、【安研解读】今年对专业课自命题的阅卷提出了新要求:采用网上阅卷,保证公平公开(往年不少学校都是采用纸质阅卷)。让考研更加透明公平,为教育部大大疯狂点赞!

十一、【安研解读】增加复试试题的多样性、随机性,防止复试试题泄漏,影响考试公平。

今年年初,21考研曝出若干起,考生在复试完之后,在群内讨论试题/交流复试心得被举报泄题,最终取消录取资格的事件。一方面考生的行为的确不对,另一方面高校在命题这方面也有待完善。很高兴看到今年立马就完善了规则。

十二、【安研解读】专项计划要专项分配,分学科更精准。在小白看来,这背后都是为了更加公正。

十三、【安研解读】从“业务”改成了“学术”,代表复试将更考查/注重考生的实际学术能力,而不是只是看综合素质测评,筛选更适合科研的人成为研究生。

十四、【安研解读】上述管理类专业的初试科目完全一样,但分数要求不一样。调剂时,不仅要达到目标调剂专业的分数要求,自己原本考的专业分数线也同样要达到,进一步确保了调剂公平。十五、【安研解读】国防生的调剂政策删掉很正常,但这里“校内调剂”也去掉了!小白还不敢百分百确定,但这个意思是以后都没有“校内调剂”了?!

去年不能跨专业门类调剂,今年对校内调剂进一步规范。可调剂的范围变小了,也变得更加精准了!

十六、【安研解读】和第12条一样,背后都是专项计划要专项分配,不能顶着专项计划的帽子走捷径。

十七、【安研解读】这一条可以和第11条结合起来看。22考研人在复试阶段一定要注意,在所有人复试未结束前,不要交流复试内容。这也算作弊!!!最后再次强调:严格遵守考纪,考研作弊入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