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心理学家会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看了很多案例,觉得孩子初期的习惯养成需要一些强制,但又觉得孩子可能随时会产生心结,有如履薄冰的感觉,不知道把握的度在哪里。以后想做个好父母,希望知道心理学家教育自己的孩子秉承什么原则,在学习、生活上会怎么做,有哪些一般父母忽略或误解的地方呢?
我们管心营学习过很多艾瑞克森的案例,他的作风就是【往前看】,也就是目标导向,而不是问题导向。
如果家长执着于问题,那么就会很容易被孩子牵着鼻子走。
一般情况下,家长不会觉得教育是麻烦的事情,让家长觉得麻烦的时候,一定是孩子的犯错时,经常屡教不改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的心理学家的处理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下面分享两个关于他的案例给你
01
某天,我的儿子蓝斯由小学放学回家,他跑来对我说:“爹地,学校其他的孩子全被揍过屁股,而我却没被打过。所以,我想要被揍一顿屁股。”
我回答:“我没有理由要揍你屁股。”
他说道:“我会给你一个好理由的.”于是他走了出去,打破了诊所的一扇窗户。
他回来问我:“现在,我可以被揍顿屁股了吗?”
我表示:“不,真该做的事是换装一面玻璃窗,揍你一顿根本于事无补。”
他呕着气又跑了出去,打破了另一面玻璃窗:“现在,你可以揍我了吧!”
我回答:“不,我得换装另一面玻璃窗了。”为了想挨顿揍,他一连打破了七块玻璃窗。而当他出去执行第七次任务时,我正站在公寓的阳台上,将七他辆心爱的玩具小卡车在阳台的栏杆上一字排开。打破第七面玻璃窗后,他再次进屋来挑衅:“我打破了第七块玻璃窗,你可以揍我一顿屁股了吗?”
我依旧不为所动:“下,换装玻璃才是我该做的事。”随后,我对他说:“现在,你有七辆小卡车排在阳台的栏杆上,我准备让第一辆卡车开跑,希望它会及时煞车,而不至于摔到楼下的人行道上去跌个粉碎。噢,真是不幸!希望第二辆可以及时煞得住。”
他就此失去了七辆小卡车。大约三星期后,他兴高采烈地放学回家。我一把抓住了他,将他横放在我膝上,揍了他的屁股。他感到莫名其妙:“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说道:“我似乎记得你曾要求我揍你屁股,而我当时并未满足你的期待。”
他回答:“我现在比较懂了。”
当然,我可没有真的狠揍他,那只不过是顿象征性的揍屁股而已。
——
艾瑞克森示范了一项用以惩戒子女以及治疗个案的重要原则。
他绝对不会应对方的要求行事,而是视情况所需做出最合宜的应对。
02
当我正在办公室内举行一场小型的教导研讨会时,我的孙子道克拉斯突然闯了进来。他向我展示新买的运动鞋后便转身离去。大约四十分钟后,他又再度现身,而我当时正处在示范应如何加深催眠状态的过程中。
我告诉他:“道格拉斯,赶紧离开。”而他竟厚着脸皮说道:“我听不见你在说什么。”
赶紧离开,”我重复,“到屋子里去。”
道格拉斯只好遵命走出办公室,却砰然将门狠狠关上。很显然的,他并不愿离去但他却不该砰然一声关上门。如果他是我的儿子,我将会毫无理由地以亲切的口吻要求他:“请将门砰然关上。”我会挑他正在忙着看图画书时要求他做这件事,他虽满腹狐疑却会遵命行事。我会谢谢他并要求他再做一次,他会再次砰然一声关上门,却不知我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药,而我会要求他再次砰然一声关上门。
他会说道:“可是我想要看书。”
“不管如何,请再次把门砰然关上。”我会坚持要他再做一次。
他会再次依言砰然一声将门关上,过不了多久,他便会询问我为何老是要求他砰然关上门于是我借机提醒他最初所发生的状况,并且表示:“你当时砰然关门的方式,让我认为你喜欢将门砰然关上。”
他的回答必定是:“我实在不喜欢将门砰然关上。”
在这类情境中,你很快便能学会某些事情并不符合你的本意。
——
艾瑞克森旨在提供正确的药方。
令道格拉斯在有违心意的状况下大声甩门,势必会令他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如此做。
于是他将体会到,砰然关门只是他潜意识或反动的行为,而非他“渴望”进行的举动。
经此教训后,未来的他或许会转向努力控制个人的行为,并设法从事他真正“渴望”做的事。至少,他会对自己的言行有着更深层的认知。
您的所有转载,都会帮助到厌学症孩子,所以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