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语文课本里的素材,遇上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就读于苏州市沧浪新城第四实验小学校二(4)班的连政,以课本素材为内容,用独特的视角、天马行空的想象,写出《一个万能的鸡蛋壳》,为读者绘就了一幅趣味盎然的童趣图景。
5月13日上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对连政及其家长进行了采访。当谈及为何以“蛋壳”为主题时,连政兴奋地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思路。“学习语文园地四时,我观察到蛋壳有许多有趣的玩法,比如可以变成跷跷板、热气球、还能当躲雨的工具、或是做成舒适的小床,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于是就决定围绕它来写。”连政说。
在作文的角色设定上,连政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小蚂蚁、小蝴蝶、小虫子……连政表示:“这些小动物在生活中都很常见,也在生活中观察过它们,在作文中增加它们的互动,能使内容更加丰富有趣。”
而此次的创作经历,也让连政对写作有了新的感悟。“我觉得写作文不只是简单记录,要大胆想象,通过描写给事物赋予‘超能力’!”连政告诉记者,就像这次作文中的“蛋壳”,它可以变成万能的道具。
“每天会有固定的亲子共读时间,家中书架上摆满的童话、绘本,成为了孩子灵感的‘补给站’。”连政妈妈表示,家里十分重视孩子阅读氛围的营造。“孩子作文获得认可后,他开始更加主动参与写作活动,也更愿意分享自己的作品。未来,我们将给予他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在语文学习和写作方面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鼓励孩子多观察、多阅读、多练笔,守护这份珍贵的写作热情。”
在低年级写话教学方面,指导老师王晨曦有着独到的见解。她认为,低年级的学生需要培养观察力,梳理故事框架,明确起因、经过,最后确定结尾的内容;填充故事时,还需要着重刻画人物语言、心理、动作与表情等细节,让情节更丰满。此外,她还鼓励低年级的学生活用学过的古诗、积累的好词好句,有效提升文章的精炼度与表现力。
苏州市沧浪新城第四实验小学校教导处副主任李敏表示,学校始终以兴趣为导向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依托校内阅读写作班,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并结合阅读节、科技节等特色活动创设实践场景。“例如,在教室开展绿豆种植观察项目,让孩子在活动中动手实践,既能帮助学生感受生命破土的力量,培养坚韧精神,又让学生在每日的观察记录中,逐步养成写作习惯,激发创作热情 。”李敏说。
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 徐泽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