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染金陵 艺潮涌动
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职文化艺术赛道美术造型项目
圆满收笔
百余名师生以笔为刃 以彩为歌
在比例与光影的方寸间展开巅峰对决
浦口中专师生更以双组夺魁的佳绩
为赛事镌刻下熠熠金辉
从精准的结构推敲到多维的素养考核
从传统技艺淬炼到职教革新破局
这场赛事不仅是一场美育的盛宴
更成为职教转型的风向标
以赛为舟
载万千匠心驶向育才新程
3月30日,备受瞩目的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文化艺术赛道美术造型项目经过3天的比拼在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落下帷幕。本次大赛吸引了40所院校百余名优秀选手参与角逐,经过激烈比拼,最终决出了各项奖项。
上午9时,竞赛成绩发布会议正式开始。会议由大赛巡视员匡家庆院长主持,参会人员包括专家组长、赛项裁判长、赛项仲裁员、赛项监督员、赛项专家、承办校负责人、组委会联络员、各领队、指导教师、参赛选手等。
公布竞赛成绩
经过评委们严谨公正的评审,一批技艺精湛、表现突出的选手脱颖而出。会上,赛项裁判长柳建华院长对学校的大赛组织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宣读成绩:3个参赛团队荣获一等奖,5个参赛团队荣获二等奖,24个参赛团队荣获三等奖。
从专业剖析
看评价体系的重大转变
本次大赛赛制发生重大变化,通过提高理论考试和展示汇报的考核比重,实现了评价体系的重大转变,从过去单一注重作品成果的评价方式,转向更加全面、多元的评估标准,体现了职业教育教育教学从单纯技能培养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以新增的展示与汇报环节为例,目的是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专业技能操作、项目展示表达、团队协作配合以及社会沟通交往等多方面素养。
活动中,大类专家组长郑春泉院长对本次大赛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技术点评。他精选部分佳作作为范例,生动阐述了大赛所展现出的显著进步与可喜变化。从比例结构的精准拿捏,到色彩表达的丰富层次;从黑白灰关系的和谐统一,到不同光线下人物塑造的生动传神,郑院长逐一剖析,高度赞扬了选手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的创作态度,充分肯定了大赛“以赛促教”的积极成效。
赛项监督员王若昆院长则从造型作品的独特视角出发,进行了专业而细致的解读。
两位专家以专业的眼光,对选手们的作品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既肯定了选手们的精彩表现,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专家组长的点评,为选手们未来的学习与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
随着主持人宣布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文化艺术赛道美术造型项目闭幕,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浦口中专再添金牌
千锤百炼终化蝶
本次比赛中,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师生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出色的临场表现和全面的综合素养分别获得了师生组一等奖,为学校再添金牌。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彰显了师生深厚的艺术功底与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荣誉来之不易,众所周知,本次大赛相较往年,在赛制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赛涵盖理论知识、技能比赛、展示讲解三大模块,通过提高理论考试和展示汇报的考核比重,实现了评价体系的重大转变,赛制的革新也给备战的师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
备赛历程中,学校领导全力以赴,给予坚定支持;参赛选手勤勉刻苦,日复一日地锤炼技艺,只为在美术造型的舞台上绽放最耀眼的光芒。指导老师以严谨负责、追求卓越的态度,从技法到理论、从造型到审美,全面引领学生进步。一轮轮的细致打磨,一次次的反复推敲,筑就了师生的金牌之路。
赛制的革新,不仅带来了挑战与压力。同时,这也为学校整体教育的飞跃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优化提供了宝贵契机,为相关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获奖师生纷纷表态,未来将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备战国赛,争取在全国舞台上展现江苏职业院校学子的风采,为省争光、为校添彩。
该赛项的落幕并不意味着终点
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通过本次大赛
参赛选手们不仅展示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更在与其他选手的交流互动中
拓宽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同时
大赛也为职业院校的美术造型专业教育
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
促进了各院校之间的经验分享与教学改革
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培养更多优秀技能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陈珍
编导:马群
摄像:谢滨蔚
© 南京魅力校园
本平台的图文视频均为《魅力校园》栏目组自主拍摄和制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需注明出处。平台所使用的其他图片及音乐如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或删除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