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学期一开始,我们学校教职工就一直在讨论‘课间15分钟’的事儿。”全国两会期间,一见到新黄河记者,全国人大代表,菏泽单县一中副校长、排球队主教练樊董伟就忍不住谈论起教育领域的新变化。
从事体育教学20多年,尤其是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樊董伟一直关心体教融合及学生体质水平的话题。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全国多地学校将课间活动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鼓励孩子们走出教室,充分享受课余时光,这让樊董伟欣喜不已。
全国人大代表樊董伟
“从我的教学和走访调研来看,当前中小学生成长中面临锻炼时间与强度不足,整体身体素质不高,心理层面问题增多等问题。”樊董伟认为,必须把“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落实到位,着力破解“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等问题,帮助学生健体强心,让学生更加健康阳光。
樊董伟建议,各地、各学校可以制定详细的课间活动管理制度,明确课间活动的时间、内容、组织方式等。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宣传教育,让大家认识到课间活动的重要性。“我还建议建立监督机制,对课间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樊董伟说,学校还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到课间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中来,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
除了课间15分钟,樊董伟还看到,近几年,学校体育课处境也有了明显提升。“现在很多中小学有‘每天1节体育课’的刚性要求,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不少于45分钟的体育锻炼,体育课程的内容也得到进一步丰富。”曾经被调侃为“最容易生病”的体育老师,慢慢拥有了存在感。
对此,樊董伟也建议,在体育课能在实际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杜绝学校体育课形式化,对“说教课”和“不出汗”的体育课说“不”。“要避免教学内容碎片化、随意性。比如说,不能上了十分钟就‘放羊’,要让学生真真正正参与到运动中,实现强身健体的目的。”樊董伟说。
今年上会,樊董伟还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强多元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建议。他认为,开展社会实践和劳动实践活动、推进国防教育常态化,对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也至关重要。建议通过定期开展军训、将军事锻炼融入体育课、邀请专家举办国防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军事博物馆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记者:杜亚慧 编辑:俞丹 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