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个知识点 41年不重复!这个课堂有“亿点点”意思

2024年04月28日22:35:15 教育 1134


青岛市工人文化宫,有这样一个讲堂,它每周定时举办,风雨无阻,至今已有41年。

作为全国范围内开办时间最长的公益性讲座,“每周一讲”不设听课门槛,不限授课范围,不考试不发证,没有复杂的教学指标,只有最纯粹的知识分享。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文化的启迪和滋养。点亮这座41年不灭灯塔的,有一讲就是半辈子的常驻讲师,有多年坚持上课的忠实听众,还有一代代传承接力的工作人员。他们说,知识的传递不能停,这堂课还得继续讲。

岁月编织人生,光阴沉淀故事,一起走进这堂老牌讲座课。

一周一个知识点 41年不重复!这个课堂有“亿点点”意思 - 天天要闻

每周一晚9点,在青岛市工人文化宫,“每周一讲”都会如约而至。

1983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倡议发起“振兴中华读书活动”,青岛市工人文化宫为响应号召,开办了“知识就是力量‘每周一讲’职工大讲堂”。而之所以叫“每周一讲”,有两层含义:一是每周讲一次,二是每周一开讲。

当时,为了给听众带来不重样的知识分享,工人文化宫的工作人员“操碎了心”。

在那个人们获得信息渠道有限的年代,涵盖了政治、经济、体育、历史、哲学等等,无所不包的“每周一讲”课堂瞬间爆满。回想当年的场景,63岁的周学梧仍记忆犹新。

一周一个知识点 41年不重复!这个课堂有“亿点点”意思 - 天天要闻

讲台之下,有各行各业的人们,他们既不像普通学生有知识储备,也不像接受继续教育的成年人有学历目标。想留住听众唯一的标准就是讲得有质量、有意思,很多讲师都觉得“这个讲台不好站”。

一周一个知识点 41年不重复!这个课堂有“亿点点”意思 - 天天要闻

“每周一讲”讲师 宋文京:如果我在大学讲,往往它是一门课,必须要有前因后果,必须要有章节分布,也必须要有学术的深入性,那在这儿更多的是,深入浅出,你要用跟大家沟通的语言,要讲故事。要让大家happy快乐起来。现在大家上网都能查到好多东西的时候,这时候你还得有独立的一些见解。

讲师们使尽浑身解数,听众听得开心。在“每周一讲”大家不仅分享着知识的快乐,共同的兴趣连接还让很多人彼此成了朋友。

三十年接力

父女共登讲台

41年时光中,坚持不改期、不暂停、不重复的“每周一讲”,已有200多位讲师授课,这其中有一家人用接力的方式先后登上讲台。

这是“每周一讲”的第1700期讲座,讲台上的是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青年讲师宋寒儿。台下坐着一位特殊的观众,“每周一讲”的常驻讲师,也是宋寒儿的父亲,宋文京。

1994年,宋文京受邀为“每周一讲”授课,当时两岁的宋寒儿和双胞胎妹妹宋露儿成了课堂上最小的听众。

一周一个知识点 41年不重复!这个课堂有“亿点点”意思 - 天天要闻

“每周一讲”讲师 宋寒儿:大家都去看着爸爸,好像是在希望听到爸爸讲出更多有意思的事情,结束的时候,他们都围着爸爸不停地问各种问题,我觉得就是有一种氛围让我特别难忘。

30年里,宋文京已在“每周一讲”授课80次,宋寒儿读大学前,几乎每次都陪着父亲一起,她还会在家里帮父亲查找图片、视频,制作幻灯片,担任“每周一讲”的非正式小助理,而“每周一讲”也在不知不觉间,像一颗种子一样种进了她的心里。

去年,从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毕业的宋寒儿回到家乡,到高校任教。在课余时间,她也像当年的宋文京一样,登上了“每周一讲”的讲台。

一周一个知识点 41年不重复!这个课堂有“亿点点”意思 - 天天要闻

“每周一讲”讲师 宋寒儿:在去年毕业的时候,我还在我们学校的一块石头那里拍了一张照片,那个石头上写了一句话,叫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这句话其实一直在深深地鼓励着我们,希望能够用一些更创新的方式,包括我在多年求学过程中对于艺术的思考,去和大家进行一下分享,有更多年轻人被吸引到这个课堂之中来。

“每周一讲”

不断求新 求变

时光荏苒,如何在信息过载的当下,保持住“每周一讲”的魅力,一代代工作人员也在接续努力。

负责“每周一讲”的工作人员有个有趣的名字——班主任,如今已经传承到第8任、1997年出生的徐梦恬身上。

为了吸引新听众,徐梦恬她们先在课堂内容上求变。

一周一个知识点 41年不重复!这个课堂有“亿点点”意思 - 天天要闻

青岛市工人文化宫工作人员 徐梦恬:“每周一讲”传承41年,有一句话叫做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婚恋、烘焙、插花、茶艺,像我们领导要求的,说你们看到这个讲座预告,你们年轻人得自己都想来,你才能把这个预告发出去。

如今,她们有时会把讲座开到基层企业,还将课堂上的精彩片段做成短视频在网上传播,不断扩大着“每周一讲”的影响力。

一周一个知识点 41年不重复!这个课堂有“亿点点”意思 - 天天要闻

青岛市工人文化宫工作人员 徐梦恬:我们和电视台有一些合作,希望能够增加一些曝光度,现在也结合了短视频,更多的是去达到一个引流的目的,讲座一代一代在传承,那我们希望听众也能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41年,“每周一讲”的存在即便不算“奇迹”,也足够神奇;41年,狭小的阅览室换成了宽敞的百人大教室,破旧的黑板换成了智能的多媒体设备,“每周一讲”的课堂环境在变,但“知识就是力量”的理念始终如一,“每周一讲”带来的精神启迪和文化滋养也会永远留存在他们心间。

(总台央视记者 高磊 赵飞 王朝朋 王伟 宋建春)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金陵中学剑桥班,赋予学子迈向广阔天地的底气 - 天天要闻

金陵中学剑桥班,赋予学子迈向广阔天地的底气

金陵中学剑桥班,是广大学子心中的“世界名校梦工厂”。金中国际部剑桥班引进被誉为“英国金牌课程体系”及“世界高等教育通行证”的剑桥国际高中A-Level课程,助力学子升入世界名校。2025届毕业生们斩获了包括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香港大学在内的世界名校的录取。金中剑桥班有什么独特育人秘籍?近...
AI时代中文人才如何破局?专家齐聚暨大共探学科融合新路径 - 天天要闻

AI时代中文人才如何破局?专家齐聚暨大共探学科融合新路径

7月2日,暨南大学文学院内思想碰撞,一场以“AI与中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创新”为主题的研讨会在此热烈开展。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展开深入探讨。暨大文学院负责人介绍了学院振铎班的人才培养成果。振铎班于2023年创立,旨在纪念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专注于培养文史拔...
2024年全国0投档的高校,学费高达15万,学校称不赚钱也很委屈 - 天天要闻

2024年全国0投档的高校,学费高达15万,学校称不赚钱也很委屈

离谱!一年学费高达15万,住宿费另算,每年万元,如此高的学费学校还不赚钱,对外打着不盈利还要倒贴,你信吗?听到这个数字,相信很多高考考生都会望而止步,根本读不起。四年下来,学费、住宿费加生活费没有70-80万根本无法毕业,请问有多少家庭经得
暑期来临,假期学生出行安全提示请查收 - 天天要闻

暑期来临,假期学生出行安全提示请查收

暑期来临,保障学生放假出行需求是道路交通安全重点工作之一。近期,南京交警抓牢学生群体放假关键时段、结合全省夏季“靖安”突出交通安全风险治理行动,精细开展路面隐患查处消除工作。6月24日17时许,南京交警二大队女警铁骑在淮海路岗路口执勤时,发现一名小朋友独自骑自行车迷路。民警询问得知,这名小学生还不满11岁...
福耀科技大学已“录取到首位001号新生”?假的!官方辟谣 - 天天要闻

福耀科技大学已“录取到首位001号新生”?假的!官方辟谣

近日,正值高考志愿填报和高校招录阶段,一则“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招收到首位001号新生”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记者搜索发现,相关消息的主要内容为:一位女同学成为了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建校以来的第一届第一名录取学生。同时还配有该女生与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王树国校长的合影,称其受到了校长的接见。此外,不少消息还直接指...
女孩高考288分全家欢呼被骂“剧本炒作”?抖音通报来了! - 天天要闻

女孩高考288分全家欢呼被骂“剧本炒作”?抖音通报来了!

日前,“女孩高考取得288分全家欢呼”这一事件在全网引发广泛关注,抖音方面有了最新的回应。事情起因源于6月25日凌晨一位女孩的母亲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视频中,女儿查到高考成绩为288分时全家欢呼雀跃的温馨场景。其中母亲那句“分数不重要,健康就好”,收获了网友们的无数点赞。图源:抖音随即这段视频迅速在网络上爆...
高考志愿咨询花费上万元值得吗?小心“付费陷阱” - 天天要闻

高考志愿咨询花费上万元值得吗?小心“付费陷阱”

高考结束后,志愿填报成为众多考生和家长面临的重要抉择。半月谈记者近期调查发现,线上线下有众多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填报志愿的价格从近千元到上万元不等。大部分机构宣称能破解“人生选择题”,不少家长和考....
卸任烟台大学副校长,冯素玲已跨校履新 - 天天要闻

卸任烟台大学副校长,冯素玲已跨校履新

7月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任免梁勇等工作人员职务的通知》鲁政任〔2025〕63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任命:梁勇为烟台大学副校长(列第一位)。免去:冯素玲的烟台大学副校长职务。据烟台大学官方网站7月1日消息,近日,省委决定,烟台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冯素玲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副书记。...
初高中英语老师花花Flora英语全国差异化英语教学策略:因材施教的智慧 - 天天要闻

初高中英语老师花花Flora英语全国差异化英语教学策略:因材施教的智慧

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课堂里,当花花老师用“采菌子路线图”教方位介词时,孩子们眼睛亮了:“老师,on the tree和in the tree真的不一样!”这个瞬间印证了花花老师的信念:差异化教学不是增加教师负担,而是找到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 学情诊断:四个维度精准画像 有效差异化的前提是科学诊断。花花老师建立“4...
认识之旅:美国青年在华体验“开学第一课” - 天天要闻

认识之旅:美国青年在华体验“开学第一课”

中新社北京7月2日电 题:认识之旅:美国青年在华体验“开学第一课”中新社记者 曾玥首次中国之旅即将结束,美国青年莉莉·辛普森(Lily Simpson)特地换上青绿色的新中式旗袍和绣花布鞋,纪念与中国同伴道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