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一、小升初入学政策解读:试点在父母工作地统筹入学

2024年03月13日14:25:37 教育 1734

报了民办学校还能参加公办的划片吗?

只在网上报名就可以了吗?

小升初参加了“大摇号”还能同时报民办学校吗?

……

3月11日,成都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做好2024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详戳:《重磅!小一、小升初入学政策出炉》),跟往年相比,除了部分升学流程的时间节点有些许变化外,整体来说,政策并没有太大调整。不过,对于新一届的学生家长来说,仍然有这些重点需要关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为各位家长划重点。

首先来说一说值得关注的变化。小一、小升初入学,主要是以“户籍”为依据,也就是说孩子在户籍地入学(随迁子女等情况除外)。今年,政策中增加:“有条件的区(市)县可在学位供给充足的学校试点本区(市)县户籍适龄儿童在其父母工作地统筹入学,实施细则由各区(市)县结合实际制定”。

成都小一、小升初入学政策解读:试点在父母工作地统筹入学 - 天天要闻

成都市教育局官网截图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孩子的户籍和父母工作地附近的学校在同一个区(市)县,而这个学校的学位又很充足,那么孩子不仅可以选择在户籍地入学,还可以选择在父母工作地附近入学,这对于双职工家庭接送孩子方面来说更加便利。

当然,这项政策具体如何实施?父母工作地是否也要求在同一区(市)县?哪些区域和学校有条件实施?什么时候实施?这些都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各区(市)县的招生工作细则。

从《通知》的相关描述可以看出,这并非一项强制区(市)县实施的政策,而是用了“有条件”“可”这样的字样,根据日程,各区(市)县会在3月30日以前发布该细则,我们也会持续关注。

接着,我们再来说说,在每年公布的入学政策里,有哪些家长们必须了解的内容(需要阅读原文的家长,可戳链接:《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4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无论小一还是小升初,有意愿为孩子报读民办学校的家长需要注意:

民办学校的录取方式为:报名人数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实行电脑随机录取;未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直接录取全部报名学生。

民办学校的补录方式为:面向符合民办学校网报条件且未被民办学校录取过的所有学生。也就是说,哪怕一开始家长并未为孩子报民办学校,或者没有报名想要参加补录的这所民办学校,那么在补录环节,孩子是同样可以报名参加补录的。

家长必须要考虑清楚,一旦孩子参与民办学校补录被录取,那么补录学位就是孩子的最终学位,此前的公办学位将不再被保留。民办学校的补录机会只有一次,补录环节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也不会再招生了。

另外,如果孩子被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同时录取,家长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位确认。逾期不确认的,默认为公办学位,民办学位就没有了。

在这个环节,如果家长确认了民办学位后又想放弃,会如何?按照政策,放弃已确认学位的,只有由区(市)县统筹安排公办学位,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就读不到孩子原本划片对应的公办学校了。所以家长在进行各项选择时,一定要考虑清楚。

今年有孩子小升初的家长还需要注意这两个要点:

一是关于“大摇号”。

如果参加市直属学校(成都二中、石室北湖、七中高新、树德光华、树德外国语),也就是所谓的“大摇号”被录取了,那么后续的民办学校和区属公办学校(“小摇号”)的录取就参加不了了。

如果“大摇号”被录取,家长又想放弃会如何?就只有由户籍地或居住证(地)所在区(市)县统筹安排公办学位。这跟家长确认了民办学位又放弃,是一样的结果。

虽然“大摇号”的摇中率普遍较低,但凡中了都可以被称作“幸运儿”(去年的摇号结果供参考:《成都小升初2023“大摇号”结束,1339人“中签”,13:00后可查结果》),但是对于一些“小摇号”对口学校普遍都很优质,或者一心只想让孩子读民办的家长来说,还需慎重考虑是否选择“大摇号”。

二是关于“民办直升”。

跟“大摇号”一样,如果家长让孩子参加了民办学校直升,并且被校内直升录取,那么后续就参加不了其他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录取了。因此,家长们需要考虑清楚再做决定。

最后,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天府新区入学政策会有一些不同,比如幼升小实行全域“多校划片”,民办学校的填报又涉及1个入学志愿和1至2个调剂顺序志愿的填报,后续该区域招生细则公布后,我们将带来更详细的解读和志愿填报指导。

红星新闻记者 许雯 图据市教育局官网

编辑 李钰仪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成都小一、小升初入学政策解读:试点在父母工作地统筹入学 - 天天要闻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西方哲学|乾元西学教室(第十六期)招生中 - 天天要闻

西方哲学|乾元西学教室(第十六期)招生中

西学,涵盖古希腊以来欧洲及北美社会不断发展完善的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美学、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的思想和知识体系。 西方文明传入中国已有三百余年,从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五四时期的“德先生与赛先生”,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西方的影响无处不在。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源于西方...
江西省教师5年减招85%,怎么看? - 天天要闻

江西省教师5年减招85%,怎么看?

近期,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披露:2025年全省中小学教师招聘人数计划2146名。相比去年的3957人,下降45.8%;而去年相比2023年的7821人,下降约49.5%……较2020年的高峰期,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人数降幅高达84
权威发布 | 沈阳市七所普通高中将首次招收科技特长生 - 天天要闻

权威发布 | 沈阳市七所普通高中将首次招收科技特长生

科技特长生为进一步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引导中小学校关注学生核心素养、转变育人模式,大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育才学校、沈阳市第二中学、沈阳市第五中学、沈阳市第十七中学、沈阳市浑南高级中学、沈阳市垚为学校等7...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项目工地建设忙 - 天天要闻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项目工地建设忙

5月1日上午,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项目的建设者们正在紧张施工。河北日报记者刘 英摄进入“五一”假期,当大部分人开始享受美好假期时,固安县西北部的固安航天城内,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项目的建设者们依旧忙碌,全
翁城日记 888 - 天天要闻

翁城日记 888

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
从“黑洞”到“2+X+Y”,解密复旦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天天要闻

从“黑洞”到“2+X+Y”,解密复旦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在复旦大学《物理前沿导论》的课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绍黑洞吸积理论。这门由32位物理学科骨干教师轮流介绍各自研究方向的学科导论课程始于2024年,覆盖了物理学系所有研究领域,帮助学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概览学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