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学生们拥有健康的身体,13日,记者了解到,鞍山师范学院出台“新政”:早上大学生们不仅不能“躺平”睡懒觉,还需要按时按规参加早操训练,参与度和成绩都通过大数据进行记录,并最终计入学科成绩。如此严密的环环相扣,让“浑水摸鱼”成为不可能。目前,“新早操”试水两个月,效果良好。
据了解,早操环节是《大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期内必须完成学期运动总距离的70%以上(含),才能取得《大学体育课程》早操环节成绩。鞍山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姚舸表示,本次早操改革是在国家、省、市各级文件精神的指导下,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和大学体育教学实际实行的一项重要改革。此次早操改革的目的就是充分挖掘体育课程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受体育的教育和熏陶,树立正确的运动观与健康观,培养爱国荣耀情怀,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实现强身塑心功能。学校高度重视此次早操改革工作,在前期大量的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早操改革方案。
姚舸介绍,此次早操改革引入了现代化软件技术,通过软件系统对学生的早操运动状态进行全程监控并实时记录。同时也针对特殊群体学生设定了相应的运动标准。目前新早操制度已经实行了两个多月,学生反响积极,效果良好。
记者了解到,鞍山师范学院早操时间为弹性制设置,每年3月1日—6月30日、9月1日—12月31日期间为早操环节系统数据记录时间。在这个区间内,学生每天6:30—7:10都可以开始进行跑步活动,并得到相应记录。举例来说,假设同学们7:09开始跑步,7:25完成规定里程,都是会被系统正常记录的。按照要求,单日运动距离为男生2000米/天、女生1500米/天。此运动距离为每天需完成的标准距离。少于此距离,系统将不予承认;多于此距离,系统将按照男生2000米、女生1500米进行记录。学期运动总距离要求为男生100公里、女生80公里。早操的运动配速为2—10分钟,也就是说需要在10分钟内完成1公里的跑步距离。
2023级人文与传播学院学生何建飞表示,“俗话说的好,一日之计在于晨。我认为这一举措对于我们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首先从自身来讲,早操不仅可以培养我们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起早锻炼的习惯,更使我们有充沛和旺盛的精力去完成每天的学习。”
学生们表示,在过去的早操阶段中,学校的早操形式为各二级分院组织安排学生在操场上进行锻炼,这就导致不少同学浑水摸鱼。早操改革后,同学们起床跑操的时间不仅更加弹性化,还避免了形式化的早操。
全媒体记者 沈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