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赴盐源县开展结对帮扶学校交流研讨活动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个硕果累累的季节,为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优秀师资力量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搭建区域间教师互相学习的平台。10月18日至10月20日,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李飞副校长带领学校骨干教师赴盐源县民族小学、盐源县棉桠小学、盐源县龙塘镇小学开展送教活动。
校际交流
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一行人来到盐源县民族小学。盐源县民族小学田校长带领大家参观了校园,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文化、教育教学管理等,同时李飞副校长与田校长达成共教共学的共识。
在盐源县棉桠小学马校长的带领下,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一行人参观了美丽的校园,学生宿舍楼整洁卫生,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富有民族特色的教学楼书声琅琅,干净明亮。马校长就学校寄宿生的管理、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教育教学情况等作了重点介绍。
流会上,盐源县龙塘镇小学的领导干部就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开展教研活动等作了经验交流。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李飞副校长也分享了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和来到龙塘镇小学的见闻感受,两所学校老师们热情互动、其乐融融,氛围融洽。
精彩课例
三所学校的老师们集中在盐源县民族小学开展集体教研活动。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的黄燕老师结合生活实际,以“美食”为主题,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我们的午餐》。课堂上黄老师以设计校园午餐食谱为“主要任务”,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来解释午餐搭配的理由、创造出全新的营养午餐作品。学生经历了倾听、表达、合作、对话,学生的学习在交流、思辨中不断深入,思维火花不断碰撞。整节课既关注数学学科内部知识的整合、又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这样跨学科的融合,指向核心素养和知识网络,能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黄老师独具匠心的设计给大家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陈代玉老师执教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以寻找民族小学“预测王”为任务情境,随文进行预测,探秘长胡子的来源,跟着胡子去旅行,发挥想象,猜测情节,续编故事,激发阅读兴趣。环环相扣的设计,将孩子们带入了想象的世界,他们纷纷化身为预测王,预测接下来的情节走向,根据关键信息与积累的预测方法,猜想故事的后续。在陈老师生动语言与饱满情绪的“煽动”下,学生的预测丰富各异而奇幻多彩——孩子们猜测胡萝卜先生会用长胡子做苹果网兜、做鞋带,甚至拴住地球……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积极思考、勇于想象、大胆探究、敢于表达……整节课充满着猜想与验证的乐趣,灵动十足。
专题讲座
李飞副校长给大家带来了《双研交互 融合研究》专题讲座。李校长首先就老师们平常开展教研活动的形式和效果,以及“双研”指什么?如何进行融合?与三所学校的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接着李校长就“什么是双研”,“怎样进行双研融合”两个问题,把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现阶段“双研融合”研究的具体实践情况、收获、进行了详细交流。并在一些操作细节上进行详尽的案例分析,给出了方法,提供了参考范本,为盐源县三所学校的教研和科研工作打开了全新的思路,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教育科研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代玉老师就《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主题围绕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形式及实施结合课例展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她指出要更好的落实单元整体教学,得从新课标中课程育人、系统思维、儿童立场、积极语用这四个维度去思考,读懂语文要素以及在单元内部的推进;整体解读单元教材,读懂教材中有什么;分解单元语文要素,让不同文本承担明确的职责;打通单元教材,用主题任务的形式完成跨文本阅读。只要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在学生需要的地方落脚,站在儿童立场,呵护并激发阅读的初始期待,体验到阅读的趣味和快乐,成为阅读的积极参与者、发现者和创造者,就能引领孩子们踏上快乐的阅读之旅。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互击而闪灵光。”本次送教活动,不仅送去了精彩的教学活动,更是为盐源县民族小学、盐源县棉桠小学、盐源县龙塘镇小学送去了新知识、新方法,收获经验,增进情感,有效搭建了区域教育联系的桥梁,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三天的活动,盐源县民族小学、盐源县棉桠小学、盐源县龙塘镇小学教师们纷纷表示,三位教师的经验介绍不仅有理论高度,而且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更新了他们的教育理念,对他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好的启发和指导意义,让他们受益匪浅!
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书记、校长梁祖秀表示将始终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为帮扶学校送去更优、更好的教育经验和策略,真正实现品质发展、共同成长。
(来源: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