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会上的“爱憎分明”,三个国家出场时鸦雀无声,连装都不想装

2023年08月01日13:46:03 教育 1914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进程,所以,将大学生培养成才是重中之重。

7月28日,在成都迎来了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简称大运会,这是一场仅限在校大学和毕业不超过两年大学生参加的运动会,来自世界各国上万余名大学生运动员们齐聚成都,开启为期12天的赛事。

大运会上的“爱憎分明”,三个国家出场时鸦雀无声,连装都不想装 - 天天要闻

苏翊鸣以新身份亮相大运会,走出年轻人的朝气

今年,是我国第5次承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并且此次大运会是在延期2年后,才正式确定举办时间的,正所谓好事多磨,在这延期的2年时间里,有人失去了参加大运会的机会,而有人却否极泰来。

比如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他是在2022北京冬奥上夺得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银牌,和大跳台金牌的获得者,更是中国首个单板滑雪冬奥冠军

大运会上的“爱憎分明”,三个国家出场时鸦雀无声,连装都不想装 - 天天要闻

不仅如此,他的名字还出现在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公布的2023年优秀运动员本科保送推荐名单中,如今,苏翊鸣以清华大学准学生的新身份亮相大运会,成了其他学生努力的榜样。

在开幕式上的苏翊鸣担任大运会执旗手,并没有像以往执旗手那般规行矩步,在他看来那不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反倒是去野、去拽、去捅破天,才应该是当代大学生该有的朝气。

大运会上的“爱憎分明”,三个国家出场时鸦雀无声,连装都不想装 - 天天要闻

这是苏翊鸣在会场上的态度,也是我国大学生身上奋发进取、砥砺前行的态度,他们即将在会场上奋勇拼搏,争取在大运会上为国家拿到更多的奖牌,为国争光。

然而,这还不是大学生们最真实的一面,在开幕式上他们的“爱憎分明”,看得人激动不已,在网友看来他们连装都不想装,用实际行动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大运会上的“爱憎分明”,三个国家出场时鸦雀无声,连装都不想装 - 天天要闻

大运会上的“爱憎分明”,我国大学生连装都不想装,主打一个真诚

如果非要说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留下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当属各国大学生代表团入场时,观众席上大学生们的差别对待,完美全是了什么叫爱憎分明。

当“自家人”出场时,现场可谓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台上的熊猫人偶又蹦又跳,和大学生运动员、场内观众热情互动,观众席上的大学生们齐喊:雄起!

大运会上的“爱憎分明”,三个国家出场时鸦雀无声,连装都不想装 - 天天要闻

随后是中国香港代表团和中国澳门代表团,场内的欢呼声更是震耳欲聋,以此表达对港澳同胞齐聚成都的热烈欢迎,再后面是中国台北代表团,看到“中国台北”出现在场上时,观众席上更是齐喊:“统一”!

不愧是中国当代大学生,哪怕现在他们的力量还很小,却将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的意识牢记于心,更是在大运会这种大场面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可见,爱国远不止说说这么简单。

大运会上的“爱憎分明”,三个国家出场时鸦雀无声,连装都不想装 - 天天要闻

不过,这种场面只能表达出大学生对国家的爱,还有“憎”在后面等着呢!当三个国家大学生代表队出场时,全场瞬间鸦雀无声,就好像这些代表队不存在一般。

这三个国家分别是日本韩国美国,在播报员说出:“日本代表团,231名运动员......韩国代表团,211名运动员......美国代表团.......”

大运会上的“爱憎分明”,三个国家出场时鸦雀无声,连装都不想装 - 天天要闻

全场就只能听见他们三个国家各自代表团的声音,就好像是自娱自乐一般,就连陪同在旁的熊猫人偶也一改热情的面孔,变成了一只安静的小熊猫,静静的陪着代表团走着。

但从熊猫人偶的一举一动,都能看出他们内心的抗拒之情,当代大学生主打一个真诚,遇到讨厌的人或事连装都不想装。可不管怎么样,面上功夫还是要做足的,不能丢了自家颜面。

大运会上的“爱憎分明”,三个国家出场时鸦雀无声,连装都不想装 - 天天要闻

现在,成都大运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相信中国大学生运动员们,一定能在赛场中上收获更多的奖牌,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的强大,中国大学生的奋发图强。

还记得《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大学生们就是中国的未来,他们对国家的情怀,能推动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大运会上的“爱憎分明”,三个国家出场时鸦雀无声,连装都不想装 - 天天要闻

希望每个大学生都能清楚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永远要记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要觉得个人力量渺小,可加在一起就是不可撼动的巨力,也是中国现在最需要的力量。

那么,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爱憎分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西方哲学|乾元西学教室(第十六期)招生中 - 天天要闻

西方哲学|乾元西学教室(第十六期)招生中

西学,涵盖古希腊以来欧洲及北美社会不断发展完善的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美学、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的思想和知识体系。 西方文明传入中国已有三百余年,从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五四时期的“德先生与赛先生”,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西方的影响无处不在。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源于西方...
江西省教师5年减招85%,怎么看? - 天天要闻

江西省教师5年减招85%,怎么看?

近期,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披露:2025年全省中小学教师招聘人数计划2146名。相比去年的3957人,下降45.8%;而去年相比2023年的7821人,下降约49.5%……较2020年的高峰期,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人数降幅高达84
权威发布 | 沈阳市七所普通高中将首次招收科技特长生 - 天天要闻

权威发布 | 沈阳市七所普通高中将首次招收科技特长生

科技特长生为进一步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引导中小学校关注学生核心素养、转变育人模式,大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育才学校、沈阳市第二中学、沈阳市第五中学、沈阳市第十七中学、沈阳市浑南高级中学、沈阳市垚为学校等7...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项目工地建设忙 - 天天要闻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项目工地建设忙

5月1日上午,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项目的建设者们正在紧张施工。河北日报记者刘 英摄进入“五一”假期,当大部分人开始享受美好假期时,固安县西北部的固安航天城内,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固安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项目的建设者们依旧忙碌,全
翁城日记 888 - 天天要闻

翁城日记 888

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
从“黑洞”到“2+X+Y”,解密复旦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天天要闻

从“黑洞”到“2+X+Y”,解密复旦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在复旦大学《物理前沿导论》的课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绍黑洞吸积理论。这门由32位物理学科骨干教师轮流介绍各自研究方向的学科导论课程始于2024年,覆盖了物理学系所有研究领域,帮助学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概览学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