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同唱《红日》共享青春盛宴 华工毕业典礼燃爆全场

2023年06月28日22:11:28 教育 1867

南都讯记者孙小鹏实习生饶阳阳通讯员华轩酷炫的灯光、动感的舞台、传统击鼓与现代说唱结合,一首全场互动的《红日》将现场气氛推至高潮……6月28日,华南理工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五山校区举行。5565名本科生、5382名研究生圆满完成学习,参与现场学位授予和拨穗,从此开启人生新征程。

万人同唱《红日》共享青春盛宴 华工毕业典礼燃爆全场 - 天天要闻万人同唱《红日》共享青春盛宴 华工毕业典礼燃爆全场 - 天天要闻

“接纳生活的挑战,祝福他人的成功。”华工校长张立群在毕业典礼上致辞,为10947名毕业生送上寄语。他以中国传统古诗词寄托对华园毕业学子的殷切期待:“高扬理想风帆,凌云纵横绘蓝图”“勇立时代潮头,直挂云帆济沧海”“接续砥砺奋斗,宝剑锋从磨砺出”……每一句都包含对毕业生最真诚的祝福与愿景。

万人同唱《红日》共享青春盛宴 华工毕业典礼燃爆全场 - 天天要闻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这是李金鹏对华工校园的第一印象。他既是本次毕业生发言代表,也是广州国际校区首届毕业生。目前,他已获得清华大学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专业的保送名额。从初入校园的无限憧憬到今日的收获满满,李金鹏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华工“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

“勇于挑战自我,自讨苦吃是华工科研人的底色。”2023届博士毕业生发言代表赵博在长达一年半近百篇文献阅读量的基础之上,找到了科研的突破口和自己的“学术标签”,将人工智能的热潮应用至高端精密装备中,对核心执行机构进行“把脉问诊”,立志成为一名“数字化装备医生”。他在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10篇的事迹引起台下赞叹的惊呼。

本次毕业典礼,往届毕业生代表受邀返校,为母校献上青春赞歌。有在辽阔海洋上,为助力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贡献着“华工力量”的2020届硕士毕业生唐乐,他参与了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广东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也有深入基层,帮助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永善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的2020届本科毕业生幸君林;还有跨越4400公里,在新疆胡杨河市当高中教师的2020届毕业生肖竹昕。

万人同唱《红日》共享青春盛宴 华工毕业典礼燃爆全场 - 天天要闻

“感谢你们的奉献与陪伴,辛苦了!”毕业生代表为学校医护人员、保卫人员、后勤人员等部门的一线职工献花成为华工毕业典礼的一大亮点,接受献花的职工流下热泪。

万人同唱《红日》共享青春盛宴 华工毕业典礼燃爆全场 - 天天要闻

为着力培养全球视野与家国情怀兼备的领军人才,引导毕业生赴基层和重点领域建功立业,华南理工大学设立了“笃行奖”,用于奖励到西部及艰苦边远地区重点单位、基层单位就业、参军入伍、赴国际组织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为基层就业毕业生代表颁发“笃行奖”,并为毕业生出征授旗。

此外,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为每一位毕业生精心制作了专属的电子成长档案,再现他们在校学习、生活和实践的点点滴滴。华工还为每一位毕业生准备了专属红木印章,刻有学生姓名及校训校徽。学校希望借此让每位华园学子心系母校,盖实人生每一个印记。

万人同唱《红日》共享青春盛宴 华工毕业典礼燃爆全场 - 天天要闻万人同唱《红日》共享青春盛宴 华工毕业典礼燃爆全场 - 天天要闻万人同唱《红日》共享青春盛宴 华工毕业典礼燃爆全场 - 天天要闻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豆神教育首推全新教育产品形态,带来效果保障型教育新模式 - 天天要闻

豆神教育首推全新教育产品形态,带来效果保障型教育新模式

7月8日,豆神教育在北京举行“AI-Class新物种登场:定制每个孩子的AI超名师课”新品发布会,首推全新产品形态超能训练场和学伴机器人。豆神教育提出,站在未来看现在,每个孩子都要有一个学伴机器人和一个AI超人名师,AI双师+超能训练场+学伴机器人,共同构成AI教育新范式。此次新品发布不仅是豆神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
昆明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优秀作品成果展示总结会举行 - 天天要闻

昆明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优秀作品成果展示总结会举行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李红鸾 7月8日下午,以“弘扬中华文明 担当文化使命——做好接班人”为主题的昆明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优秀作品成果展示总结会在新华书店滇池路店成功举办。本届活动由昆明市妇联、市文明办、昆明新华书店连锁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活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家庭阵地作用,通过...
农学考研冷门逆袭:这个专业,国家线都在“劝你上岸” - 天天要闻

农学考研冷门逆袭:这个专业,国家线都在“劝你上岸”

每年考研都有一句“江湖传言”:农学是考研最大性价比战场。国家线低,竞争小,调剂多,还有机会逆袭进“211”“双一流”。如果你正在为考研选择专业焦头烂额,不妨把目光移到农学门类,尤其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农学里最容易“捡漏”的方向之一。为
上海考生不“恋家”了!人工智能专业成高分生首选,更多人跟着“高铁”选学校 - 天天要闻

上海考生不“恋家”了!人工智能专业成高分生首选,更多人跟着“高铁”选学校

正值大学招考季,今年的高分考生青睐什么专业?近日,本科批次志愿填报已结束。记者从多所沪上高中获悉,工科类专业报考热度明显升温,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大数据等理工科专业备受考生青睐。此外,公安、海关等就业前景比较明确的专业,报考热度也在上升。从“05后”考生的志愿填报中,老师们也读出了更...
【微动态】解放军总医院召开第十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 天天要闻

【微动态】解放军总医院召开第十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7月3日,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召开第十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医院领导和陈香美院士、付小兵院士、张旭院士、唐佩福院士等18位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增列2025年度24名博士生导师、66名硕士生导师的申请,其中,优秀青年专家占比80%;批准春季学期182名研究生博士学位、325名研究生硕...
深圳中学高中园今年计划招生3300人,在校学生将达7100人 - 天天要闻

深圳中学高中园今年计划招生3300人,在校学生将达7100人

7月8日,深圳市“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媒体集中采访活动来到了深汕特别合作区。其间,记者走访深圳中学高中园,了解到深圳中学高中园2025年秋季将新招生3300人,在校学生将达到7100人。据了解,深圳中学高中园坐落于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是由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深圳中学负责承办的市属公办高中园。深圳中学高中园由深圳中...
学霸啊,你是为老师争名气的,怎么能不填报清北呢? - 天天要闻

学霸啊,你是为老师争名气的,怎么能不填报清北呢?

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一老师因三名学生未填报北大清华,选择其他名校而解散班级微信群,网传聊天记录引发热议。网传图片显示,该老师在群内表示三名学生不听学校、老师、家长劝告“完全以一己之心填报热门专业”“将我们所有的感情都化整为零”。该老师还表示“明天上午将以失望解散此群”,这是“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