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由广东省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指导,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2023年广东省全民营养周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
恰逢母亲节,营养专家为中老年女性开出了“营养处方”,指导她们通过合理食养、适量运动来保持健康、延缓衰老。

活动现场
中老年女性要注意补充蛋白质
5月15日至21日是第九届全民营养周,主题为“合理膳食 食养是良医”,其中5月20日是第34届中国学生营养日,传播主题为“科学食养 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庆锋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营养意识,帮助群众形成健康食养、健康烹饪习惯,树立健康饮食新风尚,将合理膳食行动落到实处。
当天是母亲节,市民谷先生带着母亲、儿子一起到公园游玩,看到义诊摊位便前来咨询:“母亲觉得自己年纪大了,粗茶淡饭就可以,很少吃肉,这样健康吗?”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主任夏燕琼介绍,女性进入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性激素逐渐减少,会出现一系列身体、心理症状;尤其是超过65岁,生理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代谢能力下降,呼吸、心脑功能衰退等。“这些变化会影响老年女性摄取、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使她们容易出现蛋白质、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导致消瘦、贫血、肌肉过快丢失等问题。”
“中老年人对能量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但对某些重要的营养素,比如蛋白质和钙来说,需求反而是增加的。”夏燕琼提醒,中老年女性应在一般成年人平衡膳食的基础上,丰富食物品种和动物性食物,并常吃大豆制品,尤其要注意多补充鱼肉、奶类、鸡蛋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夏燕琼说,补充蛋白质首选鱼类,中老年人每周吃至少2次深海鱼,有利于控制的血脂水平,可以选择鱼刺较容易剔除的鱼腩部位。奶类方面,建议每天使用300至500毫升液态奶或蛋白质含量相当的奶制品,可以从鲜奶、纯奶、酸奶、奶粉、奶酪等奶类制品中选择自己喜欢吃的;肥胖、高血压等人群可以选择低脂奶、脱脂奶。除此之外,适量吃坚果、天天吃水果、足量饮水、适量运动,都是中老年人保持健康、延缓衰老的方法。

活动现场
春夏交替,中医推荐两款食疗方
阴雨绵绵没有浇灭现场市民的咨询热情。在广州市流花湖公园现场,来自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的70余位营养专家为市民提供义诊咨询、体质分析、食养指导等。
“最近有流感症状的病人比较多,他们的胃肠道功能大多受到影响,在饮食上多加注意的话,能有效地缩短病程、加快康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毛莉颖建议,有流感症状的市民应进食米粥、馒头、面包等易于消化的粮谷类主食,同时多吃抗氧化营养素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比如西蓝花、菜花、小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还有香蕉、土豆、柑橘类水果、蘑菇类食物等。
毛莉颖提醒,在摄入蛋白质方面,要多选择鸡蛋、牛奶、鸡肉、瘦猪肉等优质蛋白质,“很多人会有食欲减退、胃口不好,其实可以适当用一些葱、姜、蒜等佐料,既能提味增进食欲,也有一定的抑菌抗炎作用。”
“春夏交替,既凉又燥,风邪成为主导的邪气。日常食补在祛湿之余,也要注意清燥火。”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黄汉超介绍,桑叶、绿豆芽、苦瓜、冬瓜、丝瓜等食材都有润燥、清火功效,可以搭配中药材来食补,“比如土茯苓、冬瓜、车前草,搭配瘦肉或者猪骨,可以润燥、清火、利湿,是老少咸宜的食疗方。”
对有流感症状的人群,黄汉超建议以五指毛桃搭配鸡肉或乌鸡肉、白鸽肉一起煲汤,也可以加北芪、红参等,“如果想养血,可以加当归;想滋阴,可以加淮山、枸杞子。用五指毛桃做底,搭配上述的药材,做出来的汤香气四溢,无论有没有流感症状的人群都很适合食用。”

活动现场
除了营养专家义诊咨询外,现场还有广府粤菜师傅手把手教授如何制作食养菜谱,并设有岭南食养文化展、健康素养知识动漫视频展播、趣味知识小游戏展位等。在全民营养周期间,广州塔亮灯为活动助力;北京路步行街推出主题宣传展,向广大市民、游客推介岭南饮食食养文化;广州市越秀区同步开展文明健康好市民评选活动、“妈妈爱的味道”一分钟家庭菜制作视频征集活动、“5·20”学生营养日营养师进校园宣讲等系列活动。
【南方+记者】 钟哲
【通讯员】 粤卫信
【作者】 钟哲
广东健康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