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河南一个考场,当其他参加高考考生低头认真做答卷,争分夺秒考出最好的成绩。
一位女孩却与众不同,她胡乱的在卷子上写着什么,接着把卷子翻过来,故意用双色笔在卷子后面飞快的写着,很快一篇8000字的文章写完了。
她不动声色地在密封线外写上自己的笔名“碎心飞魔”,答题时间结束,她和其他同学一样交上了高考答卷。
她的心狂跳着,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引起高考老师的重视,以此改变自己的命运。
过了一段时间高考成绩公布,她收到班主任老师的电话通知,她和母亲怀着激动的心情前往学校。
当班主任老师拿出一张纸让这位女孩签字,女孩的母亲大惊失色,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张纸是一张考试违规的处理通知书,原来这个女孩考试违规,文综考试被判零分,其他各科考试总分114分。
女孩的母亲绝望至极,瘫坐在地上,质问女孩:“你为什么这么做?”
这个淳朴的农村妇女,想不明白,自己的女儿为什么做出这种事?
女孩儿此时才明白,她的计划完全失败,她没有创造奇迹,12年苦读付之流水。
她的心情是复杂的,也是执拗的,17年过去了,她现在怎么样了?她为当年做的事后悔过吗?
这位女孩的名字叫蒋多多,1987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她上面还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仅靠几亩薄田,没法维持生活,她的父亲只好去外面卖保险,赚钱养家。
房子漏雨都没有钱翻修,一家5口人借住在大伯家里。
蒋多多的父母对孩子怀着殷切的希望,他们不像有的农村父母重男轻女,他们对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
不管多么困难,都要供孩子读书,蒋多多的姐姐就是这样考上了大学,跳出农门,改变了命运。
蒋多多的父亲对孩子说:“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就能改变命运,爸爸就是吃了没有读书的亏。”
蒋多多暗暗下决心,一定不让要父母失望,认真读书,争取考上大学,成为父母的骄傲。
她从进入学校起,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墙上挂满了奖状。
蒋多多的父母很欣慰,孩子觉悟了,那么努力,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女儿的成绩,如果一直保持下去,自己的女儿考上大学应该没有问题。
谁知,蒋多多进入高中学习后,随着压力的增大,她有了其的想法,思想慢慢变化。
最终在高考考场,她干了一件“大事”,尽人皆知,成了一个笑话。
她考入县里的高中,一如既往的认真学习,再过三年,按照她的预期就能进入大学学习了。
谁知到高二的时候,她的成绩却一直往下掉,从班上的前10名掉到20名以后,让她倍感烦恼。
开始对学习排斥,甚至拒绝努力,以写小说缓解压力,发泄不满。
写了以后,她发现她的兴趣在写作上,写了一篇小说,她姐姐放假回来,她拿给姐姐看。
她姐姐大大的表扬了她一番,对她说:说不定能出版,让她寄给杂志社试试。
于是,她把自己的作品寄给了杂志社,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自己的作品某一个段落,被杂志社采用发表了。
蒋多多欣喜若狂,她认为自己为什么要按照别人设计的道路走呢?
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为什么要跟那些同学一起挤独木桥呢?
成功的道路千万条,她决定继续写小说,用文学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屑参加高考。
她觉得自己才华横溢,说不定在文学上能走出另外一条路。
就这样,她就像一艘偏航的小船,执拗的偏离航向,走上了另一条不归路。
没有任何人生阅历和和知识储备的她,凭空想象创作了一部又一部小说,她请同学们看。
虽然写的很是天真幼稚,但是为了不打击她的积极性,纷纷夸奖她有才华,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畅销小说家。
蒋多多信以为真,真以为自己是一个小说天才,每天挖空心思,凭空想象,构思小说。
把自己写的东西寄给杂志社,可惜都是石沉大海,再没有任何动静,她仍然没有醒悟,以为自己写的不够精彩。
每天沉迷其中,在构思着精彩的小说情节,她的成绩也越来越差。
几乎放弃了复习,终于被老师发现,可惜那时想改变她已经晚了。
老师发现原来成绩很好的她,成绩一直往下掉,学习积极性不高,把她叫到办公室,寻问原因?
这时,她见瞒不住了,只好把自己的想法向老师说出:
“我想写小说,我觉得人生成功的道路不一定要考上大学。”
老师赶紧制止她:赶紧放弃幻想,想写小说,先考上大学,再去考虑。
老师的话蒋多多并没有听进去,反而执拗的认为自己就是有写小说的天才。
她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老师看了,老师看过了以后说:“幼稚天真,逻辑不通,你现在的任务主要是复习,准备高考。”
她心里非常不服气,为了老师不找她谈话,在课堂上,她装得认真听课,记笔记。
老师以为她听进去了,就没有再找她谈话,她的思想越来越叛逆。
开始对全国的高考制度不满,觉得学生天天读书,死背印记,只能培养出读书机器,扼杀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有一次,老师布置作文,她洋洋洒洒写下对考试制度不满的看法,交给了老师,老师看到后,对她很失望。
在作文纸上写下了“踏实学习,别胡思乱想。”
并给了她很低的分数,蒋多多对老师更加不满,就是在那个时候她做出了惊天决定。
准备在高考的时候,写下一篇长文,声讨痛批高考制度,最好是给她零分,引起人们的重视,说不定就能改变命运,实现理想。
完全没有复习功课,在高考的那天,她父亲请假把她送入考场,劝女儿别紧张。
她不耐烦的对父亲说:“回去吧,不用等我了。”
在考场上,其他同学都在认真的答题,蒋多多却与众不同,拿出双色笔在卷面上胡乱写了几句。
然后翻过卷面,奋笔疾书,违规用双色笔写下8000字的声讨作文。
写完后,故意在考卷的密封线上写下“碎心飞魔”四个字,她心里盼望着老师给她打零分。
就能被人重视,扬名天下,说不定就能改变命运。
她得意洋洋的走出考场,看到父亲关切的目光,扔出一句话:“别等了,反正大学考不上。”
她父亲以为她没有发挥好,想安慰她几句,她竟然头也不回的先走了。
现实是残酷的,当老师通知她去办公室,她母亲得知女儿只考了114分,文综成绩因为违规被打零分,一下子瘫坐在地。
哭着问蒋多多:“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此时,蒋多多眼睛不敢看母亲,心里也有些自责,对自己也感到失望,自己的计划全泡汤了。
回到家里,说去外面散散心,拿了家里的200块钱,赶到了郑州姐姐那,想找份工作。
姐姐劝她赶紧回去复读,别想多了,塞给她一些钱,让她回校学习,明年再考。
她嘴上答应,却去了山东的另外一个城市。
想躲开所有人,找一份工作先做打算,然后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写小说。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她茫然无措,在陌生的街道上漫无目的的行走着。
没几天,带在身上的钱快花光了,她只好买了车票,又回到了家乡。
回去后,她没想到她成了村里的“名人”了,村民们纷纷对她指指点点,说她:太傻,太幼稚了。
有些媒体记者,也前来采访,问了一些让她难以回答的问题,她感到尴尬和失望。
学校的老师和领导也很关心她,给她送来参考书和文具,希望她继续读书,可以免费复读一年。
她对读书没有兴趣,拒绝了人们的好意。8月下旬收获的季节,考上大学的同学们,兴高采烈的坐着汽车、火车离开家乡。
此时蒋多多,特别的失落,她不甘心,她要继续当作家的梦,每天在家里废寝忘食,写了很多,
两年时间写了100多万字,二三十篇小说,满怀希望寄给杂志社,没有一部被采用,她的才思也几乎枯竭了,再也写不出东西来。
蒋多多的父母多次劝女儿去学校再复读,他们会供她读书,她说什么也不回去了,让她的父母非常失望。
随着时光的流逝,她的热度也消退了,没人再关注她,她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像所有农村女孩一样,出门打工。
可惜她没有学历,没有工作经验,只能做一些最简单的工作,流水线单调重复的工作她一点都不喜欢。
只能打零工做些其她的事,不但赚不了多少钱,还处处受气,还是家乡好。
不得不回到农村老家,和妈妈一样,在田地里忙活,活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村妇。
她曾经后悔过,也对自己失望过,她说:“对不起父母,当时想死的心都有了。”
为了供姐弟三人读书,家里还欠了不少外债,她是个懂事孝顺的女孩,每天起早贪黑,在田里辛苦劳动,惩罚自己。
原本细嫩的手脚,长期风吹日晒,长满了老茧,脸也被太阳晒黑了。
过了几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她不得不嫁人结婚生孩子,她的丈夫也同样是农民。
饱受生活的折磨,当年的激情和才华横溢早已经无影无踪了。
原本可以考上大学改变命运的她,却因为自己的一个无脑幼稚的行为,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途。
她常常在家里发呆,为当年的荒唐行为后悔万分。
@蓝色的忧伤世上没有后悔药,要珍惜每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高考虽然不是人生成功的唯一道路,但是,是改变命运最快捷的方式。
她自己把飞翔的翅膀掰断了,用一生惩罚自己,希望她好好培养自己的孩子,不要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娱兔迎春##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