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答案能有多离谱?陕北种大枣是因为喜庆,学生:是认真的吗?

2022年10月14日15:45:51 教育 1739

初中阶段学生们第一次开始接触地理,但因为不会纳入中考,所以大家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也不会太认真,但到了高中,地理学科的“地位”可以说是直线上升。

虽然相比“语数外”三科,地理的存在感稍微弱一些,但想要拿到高分,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人文地理,有些答案总是不免让考生们觉得仿佛是“离了个大谱”。

地理答案能有多离谱?陕北种大枣是因为喜庆,学生:是认真的吗? - 天天要闻

地理答案能有多离谱?陕北种大枣是因为喜庆,学生:是认真的吗?

为什么阿根廷的蜂蜜以出口为主?

看到这个答案,感觉同学们第一想法,应该就是和经济啊、贸易啊之类的原因有关,所以编也会往这个方向编,想着多编几条怎么也能蒙对几条吧,结果答案时候当地人不喜欢吃蜂蜜,这答案真的是让人“猝不及防”,但细品又极为合理,我不爱吃我就卖给你,这有问题吗?

地理答案能有多离谱?陕北种大枣是因为喜庆,学生:是认真的吗? - 天天要闻

陕北地区为什么大量种植红枣?

每个地区种植什么样的蔬菜和水果,肯定是和当地的气候有关,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这道题,在同学们眼里,那还不是“手拿把掐”送分题吗?

但人文地理的答案不会让大家失望的,因为标准答案是“当地人喜欢红色,觉得喜庆”,这个答案就算是直接给学生摆在桌子上,学生也不敢抄啊。

地理答案能有多离谱?陕北种大枣是因为喜庆,学生:是认真的吗?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公路两旁的绿化带不同?

“因为过往的车辆不同的行驶速度和方向……,以及光照的不同……”,这是不是同学们心目中的标准答案,那只能说同学们还是跳不了解“人文地理”了。

“人文地理”的精彩之处不在地理,而是在人文,这道题的标准答案,其实是因为行政划分不同,也就是管理的人不一样,所以才导致爱你观测绿化带不同,怎么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地理答案能有多离谱?陕北种大枣是因为喜庆,学生:是认真的吗?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某国二十年前人口出生率增加?

看了前边那三道题,相信同学们现在应该已经有了很大的防备心,但分享这道题的同学,当时反正是自信满满地回答了“经济水平”。

但真实答案却是“孕龄妇女增加”,怎么说呢,就感觉考生自己背了《琵琶行》,结果考试考得《鹅鹅鹅》,怪会怪学生懂得太多,要是让小学生来答说不定人文地理还能多得一点分。

地理答案能有多离谱?陕北种大枣是因为喜庆,学生:是认真的吗? - 天天要闻

欧洲人为什么不种植蔬菜?

既然是地理题,那自然离不开气候、光照、等等,但其实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因为他们不会做,就算自然条件再好,不会做,种了也是白种,真是笑不活了。

有些时候,可能不是答案离谱,而是在同学们眼里,考试是一件很正式的事,但其实有些时候,答案并没有大家想象中深奥,生活中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地理答案能有多离谱?陕北种大枣是因为喜庆,学生:是认真的吗? - 天天要闻

人文地理,更加偏向“人文”,看似离谱的答案其实都很合理

有些考试答案乍一听觉得离谱,但其实当你放开固有的答题习惯之后,你会发现,其实看上去离谱的考试答案,都是非常合理的,是考生想得太多而已。

当然在考试中,这样的题目是很少的,同学们主要学习的还是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更加严谨,但人文地理有他独特的魅力,都是值得学生们去学习了解的。

地理答案能有多离谱?陕北种大枣是因为喜庆,学生:是认真的吗? - 天天要闻

高中选科是“逆风翻盘”的一个关键,同学们一定要谨慎选择,莫错失良机

虽然地理科目是文科,但却是最像理科的一个文科,也是副科里面最难的一个科目,但好在现在大部分高中,都采取了新高考制度,选科方式也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

所以,同学们在高中选科时,一定要谨慎选择,虽然很多人会劝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因为喜欢的科目往往也是学得好的科目,但如果喜欢的科目和学得好的科目发生冲突时,同学们最好以擅长的科目。

地理答案能有多离谱?陕北种大枣是因为喜庆,学生:是认真的吗? - 天天要闻

毕竟没有分数,高考时无法取得一个优异成绩,再热爱也可能会无处施展,先吃饱才能后吃好,当然每个同学会都有自己的想法,别人的意见也只能作为参考,但还是希望同学们能谨慎思考,不要错失良机。

笔者寄语:

学习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但人文地理却是严肃的学科知识中,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乍一看答案一个比一个离谱,学生看了都想问一句是认真的吗?但仔细想想又好像合情合理,这大概就是人文地理的魅力吧。

地理答案能有多离谱?陕北种大枣是因为喜庆,学生:是认真的吗? - 天天要闻

话题讨论:你在考试中还遇到过哪些离谱的答案?欢迎留言评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学校通报“教师不满学生未填报清北”:涉事教师检讨并致歉 知情学生:可能老师一时激动说重了 - 天天要闻

学校通报“教师不满学生未填报清北”:涉事教师检讨并致歉 知情学生:可能老师一时激动说重了

近日,一张群聊截图引发网友关注。群聊信息显示,某中学一教师对该校22209班三名高分学生高考志愿填报其他高校,却未选择报考北大、清华表示不满,并称“将以失望解散此群”,这是“班主任教育的失职、职业教育的失败”。多名网友表示,上述聊天记录来自江西省瑞昌市第一中学(下称瑞昌一中)。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该校一名...
教育部:修订教师专业标准,推进师范生培养数字化转型 - 天天要闻

教育部:修订教师专业标准,推进师范生培养数字化转型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以提高教师数字素养为关键,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应用为牵引,扩大优质资源和服务供给,开辟教师发展新赛道、塑造教师发展新优势。《通知》要求,通过六大行动推进数字赋能。一是聚焦重点环节,实施教师数字...
河北主治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很难吗?来看看今年医生抱怨这项 - 天天要闻

河北主治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很难吗?来看看今年医生抱怨这项

河北省晋升副主任医师到底难不难呢,其实单看晋升文件要求并不难,但还是会有医生不知道怎么准备晋升材料,比如要求的5份临床病案报告:一、提前多久准备临床病案报告适合临床病案报告提前准备的时间,通常需要结合晋升申报周期、病例累计需求以及材料打磨周
资讯 | “天花板”级别的社科夏令营又来了!有哪些新看点? - 天天要闻

资讯 | “天花板”级别的社科夏令营又来了!有哪些新看点?

当人工智能叩击思想之门,当超大城市脉动触手可及,当求知的课堂延伸向更丰富的社会角落……这个夏天,一群少年在上海社会科学馆“扬帆起航”,向辽阔的哲学社会科学天地探索。今天,第三届“大师面对面——上海新时代好少年社科夏令营”在上海社会科学馆开营
江西一高中老师怒斥学生为热门专业不报清华北大,教育局:已关注到舆情,正调查 - 天天要闻

江西一高中老师怒斥学生为热门专业不报清华北大,教育局:已关注到舆情,正调查

据贵州广播电视台报道,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一老师因3名学生未填报清华北大,怒斥其“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以一己之心填报热门专业”,认为其是“教育的失败”,“将以失望解散”该清北团队合作微信群。 网传微信群聊记录截图。图/社交媒体 7月7日下午,瑞昌一中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未听说该事件,已将此事记下,之后...
今年中考,中等生成最大赢家?前两天还在后悔分配生吃大亏的家长,突然惊喜反转 - 天天要闻

今年中考,中等生成最大赢家?前两天还在后悔分配生吃大亏的家长,突然惊喜反转

点击上图查看详情昨晚,对于许多中考生家庭而言,是个不眠夜——许多原本成绩拔尖的学生,在录取中滑档了。一位知名重高教师昨天深夜发出一段文字,安慰那些没能考上心仪学校的孩子。大量高分考生的出现,让不少尖子生在今年中考的分配生名额录取中,没能顺利录入心仪的学校。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中等生迎来了意外之喜。这...
靠招收外国留学生来提高学校世界排名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 天天要闻

靠招收外国留学生来提高学校世界排名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在全球化浪潮下,大学排名成为衡量高校实力的重要标尺,然而部分高校将招收外国留学生作为提升世界排名的捷径,这一现象看似精明,实则荒诞,暴露出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严重扭曲,本质上是一场背离教育初心的闹剧。世界主流大学排名体系中,国际化指标(如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