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未向学校领导问好,被全校通报不文明,学生:老师不回礼咋弄
学校的职能是教书育人,不仅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品德操行,让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德才兼备、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此,学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是一件值得推崇的好事,家长也会大力支持。近日,湖南一所高校就在学校大力推行学生文明素养教育工作,可是,明明是一件好事,却因为一张不恰当的“处理通报”,遭到了外界一片质疑。
位于湖南长沙的湖南工商大学是一所以经管类专业为主的高校,与共和国同龄,学校还是湖南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近日,该校官网发布了一条名为《湖南工商大学文明素养教育督查情况通报》的讯息,引起了广泛争议。通报中批评了多名学生不文明的行为,其中,包括有6名学生对学校领导不懂礼仪,有的低头,有的继续打电话。通报中还详细罗列这些不文明学生的详细信息,包括姓名、所在学院等。并且针对学生这种不文明行为,第一时间通报批评,教育引导;多次出现,屡教不改,将给予严肃处分。
湖南工商大学的这份处理通报,在有心人的传播之下,顿时洒满全网,人们对湖南工商大学的做法颇有意见。讲文明、懂礼貌、尊师重道,一向都是我国固有的传统美德,身为学生确实应当具备这样的优秀品质。但是,学生没有对学校领导打招呼,就进行全校通报,学校这种做法太过武断,而且会造成不良影响,让人们觉得学校这是在潜意识的教化学生向权贵低头。况且,身为学校领导,与其要这种表面文章的尊师重道,不如多做一些对学生有意义的实事。这样的话,都不用学校特别宣导,学生都会自发打招呼,具体可以参考太原理工大学。
通报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只强调了学生没有和老师打招呼,受到了通报批评。那么,学生打招呼了,老师没有回礼,也会同样处理吗?相信不少人曾经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学生时代,十分有礼貌地对学校领导打招呼,结果,学校领导恍若未闻、视而不见,这种自持身份的行为,无形之中伤害了很多学生,其中就有不少学生从此打消了见到学校领导或者老师主动打招呼的想法。
湖南工商大学对于网上出现的争议,做了及时回复,校方解释:这次事情存在误解,学校通过这次文明素养教育是要建立学校良好的师生关系,而非要把领导、老师和学生形成对立面,学校对老师也是同样严格的要求。
对于湖南工商大学展开文明素养教育的做法,我是持支持态度。现在,很多学生在应试教育下,一味地追求学习成绩,从而忽略了个人品行的培育,这其实对学生未来形成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小的影响,当今不断曝出某些大学生的不良行径,正是真实写照。湖南工商大学从基础抓起,逐步唤醒学生道德理念,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行品德的做法,值得肯定。只是,一些细节处理上起到了反作用,让学生和老师越发对立。希望后续学校能够继续坚持文明素养教育,对没有做好“文明礼貌”的学生或者老师,处理得再严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