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3A游戏大作还是专业的生产力应用,都需要一颗性能足够强劲的处理器才能满足需求。过去两年里,AMD Zen3架构CPU可谓风头一时无两,锐龙9 5950X更是一直跟人生产力与游戏性能综合表现兼备的印象。如今AMD最新的锐龙7000系列已经开始正式发售,而最令人的关注的当然是其中的顶级旗舰产品锐龙9 7950X。
作为新一代的消费级旗舰处理器,锐龙9 7950X与5950X同样是16核心32线程,64MB三级缓存的设计。对比之下,锐龙9 7950X的二级缓存翻倍来到了16MB,同时基础频率达到了4.5GHz,最大加速频率更是达到了的5.7GHz。在这些惊人的硬件规格下,7950X相比前辈又有着多大的提升呢?
游戏方面,在1080P下五款游戏的测试中,锐龙9 7950X在其中四款游戏中都取得了最好的成绩,仅仅在《最终幻想14》中以微弱的帧数劣势落后于i9-12900K,而在《古墓丽影:暗影》以及《DOTA2》中,相比其他两款CPU,均取得了明显的帧数领先。对比锐龙9 5950X,7950X更是每款游戏都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平均领先幅度超过7%。
当然,作为一个拥有16核心的性能怪兽,在生产力应用上锐龙9 7950X拥有的优势要比游戏上还要大得多。下面我再来了解一下7950X在不同生产力应用方面的表现。
x264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开源编码器,因此这一部分的测试能有效反映出在视频剪辑软件下CPU的实际性能表现。在这个测试中,上一代5950X是要比i9-12900K稍弱一些的,但是7950X的性能拔高了一大截,比另外两款都要强上40%左右。
Blender是著名的开源三维动画制作软件,提供从建模到动画乃至音视频剪辑等一系列功能的动画短片制作解决方案。这里使用了junkshop作为测试场景,5950X的表现要略强于i9-12900K,而7950X继续是一枝独秀,成绩继续领先上一代的对手领先40%以上。
Cinebench R23用的是MAXON公司针对影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的引擎,因为C4D在3D创作、专业领域的广泛运用,所以Cinebench有很高的可借鉴性,可以衡量在3D场景下的CPU性能。测试结果与之前相仿,5950X和i9-12900K继续斗得有来有回,而 16核的锐龙9 7950X仍然以显著的优势领先另外两个对手。
UL Procyon的图片编辑测试,会使用PhotoShop与Lightroom两个软件,对于经常进行照片编辑的用户比较有参考意义。这次总分最高的是i9-12900K,锐龙9 7950X以2%的微弱劣势落后,但仍然领先5950X 20%以上。
从以上的生产力应用测试可以看出,锐龙9 7950X在各个测试中都处于性能第一梯队,尤其在视频渲染和3D设计上,拥有远超市面上其他处理器的性能优势。在锐龙5000系列取得空前的成功以后,锐龙9 7950X作为AMD Zen 4架构的旗舰产品,继续高歌猛进,拔高了消费级处理器CPU的性能上限,无愧是当今PC处理器中的“全能王”。
伴随锐龙 7000系列处理器发售的还有全新的X670和X670E芯片组主板,除了更新了基于LGA的AM5处理器接口,还带来了DDR5内存以及带宽翻倍的PCI-E 5.0。CPU提供的PCI-E通道数量也从24条增加到28条,新的IOD芯片可以支持两个直连到CPU的M.2接口,一些高端主板还提供了最新的USB 4接口,扩展能力大大加强。而AMD方面也承诺会为新的平台提供支持至少到2025年,因此在新平台上,兼容到下一代Zen 5架构产品都不成问题。
最强的消费级CPU性能,大幅增强的扩展能力,以及对未来产品的兼容支持,我们完全可以站在锐龙9 7950X的肩膀上,打造一台足以“战十年”的全能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