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的半导体领域中,台积电、英特尔等都是很多国家拉拢建立工厂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台积电,一开始婉拒了赴美建厂,但是老美仍然不给台积电喘息的机会,反而是几次三番的让台积电最终妥协赴美建厂。由此可见,拉拢到台积电去建立工厂,相当于是稳定了半导体发展的地基。
无独有偶,英特尔也不例外,要是能够拉拢到英特尔其实对于本土半导体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件益事。只不过,英特尔作为一家美企,在美芯片法案落地并且有大力扶持英特尔的倾向之下,想要拉拢到英特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欧盟除外。
早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基于欧盟也推出的芯片法案之下,英特尔宣布要在未来的十年内投资800亿欧元的资金来扩大自己的芯片产业链。英特尔此举算是给欧盟半导体的发展注入了一个“强心剂”。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前段时间,英特尔再次宣布了建厂的消息。据相关的信息显示,他们将投资45亿欧元的资金先在意大利修建一座先进的半导体封装和装配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英特尔这是在兑现自己未来十年内的投资诺言。
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欧盟又为自己本土的芯片发展再次注入了一个“强心剂”。
据悉,欧盟相关部门已经批准了一批2.923亿欧元的资金,用来支持意法半导体在意大利投资建立一座半导体工厂。这释放了一个欧盟正在持续加注芯片发展的信号,同时也意味着欧盟正在开始快速的强化欧洲半导体供应链在全球市场上地位的信号。对此,外媒表示:正式追击开始了。
事实上,也确实是该“追击”的时候了。在芯片发展的几十年当中,产业重心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偏移,全球的芯片产能基本上都集中到了亚洲。根据2020年的芯片产能统计数据显示,欧洲地区只剩下9%。当然,美半导体也剩下的不多,只有12%。在两者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美半导体积极的推进了美芯片法案,而欧盟也确实很巧合的也是推出了相关的补贴法案。
而在美芯片法案落地之后,吸引了各大企业积极前往建厂的计划。由此可见美芯片法案已经初显成效。在原本芯片产能就比美半导体少,且补贴的力度还没有美半导体大的时候,欧盟这才又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欧盟打算率先“追击”的是美半导体。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拉拢的建厂的对象也特别有意思,除了英特尔之外,他们还打算拉拢台积电以及英特尔收购的公司等等。由此可见,在美芯片法案落地之后,欧盟很大概率是坐不住了,才会想要有“追击”的想法。不过ASML曾表过态,说欧盟这点补贴资金还远远不够,与此同时,欧盟内部的一些芯片企业也曾有过同样的态度。那么,如果乐观的话,或许欧盟后续的补贴力度会再次加大。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