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 WX 10x50 IF
前言
2017年尼康百年,很多人会想尼康会如何来庆祝这个百年华诞。尤其是摄影圈还在期待尼康能够推出什么新品,但是实际尼康并没有这么做。相反,为了继承传统(实际上尼康与运动光学更密切,而不是摄影摄像),尼康发布了两款超级牛X的望远镜,说超级牛X一点不为过,因为这两款镜子显示了尼康强大的实力。如果不考虑成本和体积,天知道尼康能做出来什么。
尼康为新款望远镜考虑了很久,图为2010年原型机
结果呢?尼康带来了WX 7x50和WX 10x50两款望远镜,从参数上看,两款镜子最普通的地方就是名字了。视野方面,两款分别为10.7度和9度,这也是这两款镜子最牛X之处。为了对比这两款视野有多广,你需要知道下当今最广的7x50和10x50也仅有7.5度和6.5度。此外,尼康还确保在如此巨大的视场下,边缘都要修正的很好,同时也要保证出瞳距离要足够舒服。
那么这两款就没有什么缺点吗?我已经说了,体积/重量/成本,这两款镜子最终量产产品重达2.5公斤,长度有30厘米,价格更是上了天,达到了4W。如果要是选百年纪念版的话还要更贵。
左侧为量产版本样机,右侧为2015版原型机
设计
评测这么一款镜子肯定是很爽的事,但是我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下这款镜子光学设计。
现代的望远镜物镜基本都是普消,稍微更好级别的可能会用到两片式空隙分离的ED(低色散玻璃)。而尼康的设计则是更近一步,用到了三片,其中一片是ED玻璃。
尼康WX侧面剖面图
从上图你基本可以看出尼康WX的镜片布局,如果仔细看的话,你可能觉得物镜不是只有两片吗?实际上第一片可能是双合胶的,再往后你可以看到阿贝棱镜,阿贝棱镜是全反射棱镜,这样的配置可以保证画面亮度,反差(对比)足够好。
棱镜的后方你可以看到两片平场镜,主要负责补偿画面从中心到边缘的视场曲度。最后面是巨大的目镜组,看着大概是6片,2-1-1-2布局。厂家声称镜筒内有3片ED镜片,那么除了物镜以外,目镜组和平场镜可能也有ED镜片。
阿贝棱镜
但是,我说的只是个人猜测,因为从剖面图来看尼康也没有说是7x50还是10x50。那么可不可以认为两款望远镜用的是相同的物镜和棱镜,然后后面是平场镜和更复杂的目镜?
阿贝棱镜和主镜对比
既然是为性能而生,毫不妥协,那么物镜镀膜也是最顶级的。尼康声称所有空气面都用了最好的多层镀膜,而且棱镜也有镀相位膜。
如果是拿来观星的话,这么复杂的光学结构能保证透光率吗?明摆着这款镜子有这么多空气面,粗算大概有20个?即便是最好的镀膜,直射光进来每片也要损失0.2%-0.3%(可见光)。让我们假设损失0.25%,那么20个就是5%。但是,还要考虑的到镀膜效率的递减,特别远离可见光谱区域,因为镜子都会为可见光波段做优化,还有就是一些大角度的入射光,超广角目镜有一些角度特别大,把这些都考虑进去,那么损失个10%也不奇怪。
尼康WX百年纪念版
这还没完,如果是一台简单小镜我们单说镀膜还可以,可以忽略光吸收的问题。这么讲也很合理,因为现代的镜子光学上都很干净,而且作为小镜的话光路很短,所以光吸收的问题相比镀膜来说还是次要的。但是作为尼康WX这么长的光路和这么多玻璃,这方面还是要考虑的。
尼康WX普通版
我们不知道尼康用了什么玻璃,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尼康肯定是用了最好的玻璃,就像是一些顶级镜用了肖特HT玻璃那样。肖特的顶级玻璃400纳米在一厘米光程下会吸收0.2%,更大的问题在于棱镜,因为你必须用Bak4,即便是用肖特HT,也会损失0.7%。当然你也可以用SK玻璃,吸收率降到0.4%。
通过剖面图我们可以大概猜测WX的光路,用像素标记方法我们大概可以得到WX的光路有13厘米长,有一半都在棱镜里。总体看,你还得加上6-7%的蓝光光损,可见光谱中间部分和红光部分光损要小的多。
尼康WX目镜特写
镜身为镁合金打造,手持握住的部分有一层皮的包覆,目镜有6个档位,眼罩末端为橡胶材质。除了这些,镜体内冲了氮气,防水可达5米(10分钟)。
买家通过购买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铝合金箱,皮质的物镜/目镜盖,一个三脚架适配器和两个背带(一个是镜子用的一个是箱子用的)。镜子本身带10年保修。
尼康WX的配件
实测
物镜实测口径:左-50毫米,右-50毫米
实际倍数:9.97倍
透光率:85%
色差:中心出色,边缘中等水准
发散:可以忽略,针尖星点
畸变:从视场半径的38%线开始有弧度
慧差:实际来说不可见,即便是最边缘,针尖星点
视场边缘模糊:非常锐,一直到最边缘
视场边缘发暗:没有
画面白度:轻微黄绿色,参考透光率图
光轴:完美
内部反光:
极为出色,亮白出瞳相对黑色背景
镜身镜腔:非常大非常重,金属材质,可能是市面上最大的10x50规格。外表有皮饰包覆,手感很好。要小心为6档,顶部为胶皮。因为视场超大,所以看全视场需要把眼罩拉回,或者只拉一档。日本制造
调焦:独立调焦,目镜巨大。目镜上有两个有纹路的环用于调焦,旋转比较平滑,阻尼可以接受。屈光度调节是±5,但是实际远不止这些。一些看着都很结实和牛
上架:有中轴可以接适配器上架
瞳距调节:57毫米-79毫米
最近对焦:8.2米
表观视野:表观视野简单换算为89.1度(简单换算),正切公式换算为75.9度
真实视野:实测为8.94度,比官方宣称稍小,在这个规格里非常之牛x
内部消光:做的非常黑,里面没有光栅,但是在到棱镜之间有隔板。棱镜周围也有涂黑,但是棱镜上有灰粒。
渐晕(切边):
左0.24%右0.0%
棱镜:高品质Bak4棱镜
防反射镀膜:物镜发黄绿,棱镜发点蓝,目镜发黄绿蓝。强度射低
保修:10年
得分:84.6%
优点
- 坚固防水
- 破纪录式的视场
- 锐到边
- 超级棒的慧差修正
- 散光可以忽略
- 出色的视场中心色差修正
- 视场边缘没有失光
- 出瞳圆背景黑
- 消光好,镜筒内部干净
- 高品质Bak4棱镜
- 配件丰富
缺点
- 蓝光部分透光率太低
- 价格太高(国内4w售价)
总结
前面用了太多的篇幅介绍理论上透光率和光损,接下来谈谈点实际数据,以下是尼康的透光率图。
尼康WX 10x50 IF 透光率
根据上图可以确认我们以上的判断是正确的,透光率最高达到90%,也就是红色部分,这部分光吸收可以被忽略。这些光损主要是由于玻璃空气面导致的。可见光中部大致在85%,而蓝光部分低于80%。剩下光损的就是尼康WX的大块棱镜负责了,由于光吸收是选择性偏蓝,所以这款镜子的色彩也不是很完美,色彩偏绿黄。当然这也不能怪尼康,现今玻璃水平也就这样了,复杂的光路必然会有更多光损。
前面说了测试后发现的一些缺点,我再加两个项。尽管有尼康保证,我还是不相信如此广的目镜能把畸变修正完美。实测来看我们是对的,或者至少说,尼康没有做的更好。结果来看不一定有多差,属于中等水平,但是在画面上能看到很明显的畸变。
普通50保罗与尼康10x50对比,特别是目镜部分
第二个问题就是巨大的视场,我不确定尼康能否做的更好或者是其他方式。尼康宣称眼罩为六个卡位,但是实际上如果你想看全视场,只能选择不拉眼罩或者只拉一档,其他四个卡位可以说没用。此外,如果你想看得嗨皮,你就得用手遮着点眼罩,因为这么大的视场很难避免侧光的出现,怕影响了你的观测心情。
当然,这么牛的镜子真没有那么多值得批评的。就像畸变一样,视场边缘锐度我不相信能修正的更完美。但是,我觉得我畸变说的是对的,但是边缘锐度是错的。尼康已经多次证明他们在平场上很专业,而这款也是这样,而且还保留了正常的出瞳距离。视场真是非常巨大,而且几乎完美地锐到边,还没有任何慧差和失光。视觉效果效果必然是惊人的,我甚至不相信这样的镜子可以被造出来,相信其他厂家也没能力发布一款类似的镜子。
2013年的时候,蔡司就推出过一款Otus镜头,目的就是显示实力,就好像是再说“如果不考虑成本和三维,看我们能造出来什么”。尼康WX就像是在镜圈也做了同样的事,不仅是实力体现同时也鼓舞了士气,因为运动光学圈相对摄影圈要小多了,当然也是为尼康百年助兴。
我的建议是,尼康要是真有勇气就出一款7.5-8度的10x50,视场要修正的完美,性能要超越同级任何对手。当然更主要的是镜子要做的更小、更轻、价格也要更便宜才行,大家也能够更嗨皮的接受。最后,还是要祝贺尼康除了这么一款牛X的镜子WX,让大家开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