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宝马奔驰无惧关税影响甚微,只因这一点

老美的这波关税战如果长此以往的进行下去,将影响每一个人。当然了,该吃肉的还是吃肉,该喝汤的还是喝汤。但是有那么一批人可能连馒头都没得吃了,还有那么一批人连屎都吃不上热乎的。但就是这两批人还感觉挺自豪、挺自信的。

你们多嘚吧?那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等他们连屎都吃不上的时候,我看看你还能不能说出来这么牛逼、这么自豪、这么自信的话。记住了,贸易战没有赢家,最后背锅的全是啃馒头的人。

贸易战影响你还房贷吗?影响你看病去医院的费用吗?影响你孩子上学的费用吗?但是一定会影响你每个月的收入。

言归正传,再聊回汽车圈。这波的冲击是非常的大,包括全球的企业、行业、产业都会受到波及。就拿汽车市场来说,很多汽车巨头已经开始行动了,以削弱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

比如德国的奥迪决定暂停向美国经销商交付新车,还有英国的路虎也宣布自四月七号起一个月之内暂停向美国出口整车,包括奔驰、大众也接连发生,开始做出了一系列的动作。在老美的这波关税战下受到影响的绝不止别国的企业,连他们本土的企业同样也不能幸免。

但是你想一想,德系甭管是宝马、奥迪、奔驰还是大众,在美国的修料本来就不行,他们靠的是国内的市场。老美那边主流的就是日系和韩系,还有本土的福特、雪佛兰,其他的车都得往后稍上一稍。

他们不傻,如果德系在老美那边卖的好,他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吗?显然是不能的。尤其是大众,如果失去了国内这片市场,他就得聊。

再说到对自主品牌或者国产合资车有什么影响?包括那些造车新势力,包括那些所谓的新能源,尤其是这些个一张 ppt就开始造车没几年的企业,说白了就是一个组装厂而已。目前全球能实现所有的零部件自主研发生产的只有两家,一个是丰田,一个是现代起亚

都别吹牛,就连这两个企业有些东西都得依靠第三方,比如芯片。你知道有多少汽车零部件需要从老美那边进口吗?

·首先发动机及组件,汽油和柴油发动机。通用福特提供的发动机模块如缸体和曲轴等等。

·混合动力系统,特斯拉的电动驱动单元,博格华纳的混动技术部件。

·到了变速箱领域了,比如通用和福特配套的九速和十速自动变速箱,还有双离合的模块。博格华纳提供的dct技术组件、电子控制单元,比如德尔福科技的发动机控制模块,安博福的adas控制系统。

·再然后传感器,一自动驾驶技术,比如特斯拉的auto polyt相关硬件,以及英特尔旗下的视觉处理芯片。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比如哈曼国际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高通的车载通信模块,再然后底盘和传动系统,悬挂与制动系统,比如天纳克减震器,德雷威的悬挂组件,布雷博的高性能制动盘,美国工厂生产。

还有什么德纳的传动与差速器,比如德纳的四驱系统部件,用于suv及高端车型。到了安全系统了比如军胜的电子,美国子公司安全气囊模块,还有轻量化的材料,美国的铝业的高强度铝材,用于车身结构。

还有特种的化学品,陶氏的化学的汽车胶粘剂,ppg 的工业环保涂料,还有什么润滑油,添加剂,比如雪芙蓉的合成机油

其实主要零部件头部企业全部来自于老米那边,比如博格华纳,德尔福,天纳克,德纳康明斯科技公司,比如高通,还有英伟达的自动驾驶芯片。

总结下来,从人家那边进口的汽车零部件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产品值为主,尤其是在电子控制系统,高端材料和动力总成这个领域依赖非常的强,尽管贸易摩擦和本土化的生产降低了部分需求,但是老美那边的核心技术,比如芯片,软件算法这几点人家还是有优势的。

现在的厂家非常的难,如果这些个配件涨价了,成本就上去了,成本上去汽车是不是要涨价?如果不涨价厂家没有利润了,那不就得黄摊子吗?厂家黄摊子了,多少人就没有了工作,吃什么,喝什么,用什么,住什么,他们没有工作了,消费人群也就降低了。

不要以为跟你没有关系,没有人消费了,什么买卖也就不行了,而且这还只是单单的一个汽车行业影响的行业,全面覆盖了,尤其是那些个做外贸的,外贸卡死了,做内销,内修,那就是更卷了,现在可能在那个圈子还能活着,等人家做外贸的回来跟你卷的时候,你可能就活不了了。

关税只要一上调,这就是一个连锁链,所有的人,所有的行业都会受到冲击,不要吹牛逼,这个不涨钱,那个不涨钱,去问问现在的肉价和关税调整之前是不是已经涨了?现在的玉米粮食的收购价格是不是比关税涨之前也已经涨了?这些个东西如果涨了,告诉我,去买的时候凭什么不给你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