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长途高速时,为啥老司机不开内循环?听听懂车的人怎么说

虽然对绝大多数车主来说,跑高速的次数比较少,平时的用车场景还是以城市代步居多。但如果有自驾游的爱好,那跑高速就是家常便饭的事了,毕竟自驾游距离往往比较长,很多都需要跨省市。当然,不同的车在高速上的体验截然不同,相对来说,德系和美系车更适合跑高速,强劲的动力,扎实的底盘。尤其是美系车,隔音水平基本是同级数一数二的,整体舒适性和非常高。

不过,跑高速不仅要考虑驾乘体验和舒适性,用车成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尤其是现在油价较高,很多人会在跑高速时,为了省油不舍得开空调,甚至打开车窗。其实对高速行车来说,这种做法明显是事倍功半的。我们知道,当车速达到一定程度后,影响油耗最重要的因素便是车身阻力,尤其是风阻。打开车窗,无疑会让风阻系数变大,还不如直接开空调,不仅有更好的体验,油耗反而更低。不过对很多新手车主们来说,由于对汽车知识不怎么了解,高速上开空调也只是随手打开,对内循环外循环一无所知。那么,跑长途高速时,为啥老司机不开内循环?听听懂车的人怎么说。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内循环和外循环。首先,内循环指的是把车看成一个封闭的整体,而空调换气的时候只是将内部气体进行交换,并不和外界气体有联系。外循环恰恰相反,车内车外是连通的,汽车空调会将外界空气输送到车内,再把车内空气排到车外去。所以,什么时候开内循环,什么时候开外循环就显而易见了。

如果外界空气比较清新,比如是在郊外山区,那可以打开外循环换气,但如果外界污染严重,比如堵车时汽车尾气非常多,那显然要开内循环。不过,外循环和内循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时候需要相互配合,比如在温度较低的冬季,那就需要内外循环交替使用。

而在跑高速的时候,如果长时间打开内循环,由于车内是一个密闭的空间,内部空气无法流通,当这些空气通过压缩机时,就有一定概率形成二氧化碳。加上我们呼吸时也是要排出二氧化碳,时间一长,车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会提升。而呼吸时吸入了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空气,就意味着人体血氧的浓度降低。我们知道,血氧浓度低的话会出现供氧不足的问题,虽然浓度降低得比较少,但也很容易让人发困。

跑长途时,尤其是司机,如果突然发困,后果就非常严重了。因此,对老司机们来说,跑高速时一般都不会长时间开内循环。当然,如果是冬天跑高速,车外的温度非常低,长时间开外循环显然也不是好的选择。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高速上开空调最好是内外循环交替使用,两者间隔的时间不用太短,一般一两个小时。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车内空气保持清新,而且也不会有安全隐患。对此,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