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
前驱汽车-甩尾
后驱汽车-推头
四驱汽车-一起摇摆!
2020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早一些,年末又是汽车销售的旺季,为了不再挤“八楼的二路汽车”很多消费者都按捺不住购车的欲望了。
然而每年的雪天都会是交通事故率飙升的阶段,维修厂基本都是“车满为患”;原因是大批出现的新手普遍不具备雪地与冰面的驾驶经验,即使面对化雪后的积水路段也难以安全的控制车辆。要知道雨后的道路为什么叫做“湿滑路面”!——原因是轮胎的摩擦系数会下降30%~40%,制动距离会等比例延长,所以安全车距也要放大很多才行,那么冰雪路面呢?
基础驾驶注意事项
雪后的公路驾驶相对简单一些,因为积雪还处于比较松软的状态,第一批驶入雪地的车辆需要注意的只是起步与“转速”(转弯车速)的控制。假如起步时的积雪路面还算松软,前进挡则可以控制在二挡缓加油门;手动挡汽车可以相对长时间的半联动,自动挡汽车只需要通过M挡(手动模式)升档后控制起步转速。
小数字的前进挡起步时会很大程度的放大“车轮转矩”,如果转速高则转矩会轻松的大于轮胎与积雪路面的滚动摩擦系数,从而出现车轮打滑的情况。所以加油门一定要缓,车辆起步速度越慢则会越稳;冰面起步则建议使用三挡,因为前进挡数字越大,相同转速的车轮转矩就会越小,而冰面的摩擦系数仅仅为常规道路的十分之一!
重点:冰雪路面的刹车距离要数倍延长!原因应当无需赘述了,摩擦系数下降多少,刹车距离就应当提升多少;所以雪地冰面驾驶与减速时,与前车车距至少应当在100米左右,车速尽量控制在20km/h以内。
而需要注意的是刹车的力度与方式,不论雪地还是冰面,刹车踏板一定不能踩的太重,否则车轮会很轻松的抱死;ABS系统即使能防止抱死,但是冰面上抱死的瞬间就会让车身侧滑。所以刹车减速一定要缓,这也是建议安全车距要足够大的原因。
同时“发动机制动”的方式尽量不要用,手动挡汽车降档减速的瞬间会出现顿挫,车身姿态可能会因顿挫而偏移;自动挡汽车减速到低车速时应当【挂N挡】,也就是空挡滑行利用刹车减速。
原因为D挡减速的过程,是制动器与刹车盘转矩的相互作用,即使刹车到停车,实际车轮仍旧在带动刹车盘输出转矩;所以在D挡冰面刹车时很难停稳,只有摘空挡切断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后,在即将刹停时才能不侧滑。对于这种操作存在质疑的话,可以选择畅通道路的冰面进行测试。
安全驾驶·必要配置
防滑链是最重要的配置!
不论汽车是前驱、后驱还是四驱,没有防滑链都只能做到第一节描述的“凑合驾驶”,区别无非是起步时的稳定性,但是在转弯时都很容易侧滑。
1:前驱汽车的三大总成都集中在车头,车辆的前轮抓地力远大于后轮;所以在转弯时则很容易出现前轮可以正常导向,但车速稍快则车尾会“甩尾”。那么想要安全的转弯就要严格控制转弯的车速,然而在冰面制动本就很难,这样的操作必然会让驾驶风险系数大幅提高。
解决方式为前后车轮均安装防滑链,雪地为主使用铁质防滑链,冰面为主使用TPE材质并有破冰钉的防滑链。
2:后驱汽车的前轮车轮抓地力相当,且整备质量往往大于同级前驱汽车,理论上的驾驶稳定性应该会更高;但是能用后驱系统的普通乘用车型,比如轿车和MPV普遍都是≥2.0T的性能车。这种车的动力储备决定了2/3挡的输出功率也会很高,也就是后轮的转矩总会很大,所以起步时车辆容易打滑,转弯时后轮转矩大于前轮摩擦力——前轮失去导向功能,车身会被推着走直线。
所以后驱汽车很容易推头,不过这里所谓的推头和前驱车转向不足不是同一概念,推车头走直线的原因只是因为动力太强;而后驱车的甩尾也是因为输出动力大于摩擦力,导致车轮高速打滑转动,从而使车轮出现离心力而拉动车身侧滑。所以后驱汽车也需要前后轮都安装防滑链,否则驾驶技术过差会比前驱车还难控制。
3:四驱汽车也需要防滑链!因为前后轮都能输出动力,这与每个车轮在冰面上的摩擦系数都只是0.1是两个问题;不论有多少车轮驱动,起步时车轮都打滑不也谈不到稳定吗?
而且四驱车的前后轮都会在转弯时产生离心力,油门控制稍微出现错误就会整台车“平移”;那么想要稳定的驾驶当然离不开防滑链,不过分时四驱汽车一定要注意!——这种系统是不能在摩擦力过大的路面上使用四驱的,因为电控系统会强制四个车轮以相同的转速行驶,但汽车转弯时四个车轮的转速完全不同;如果使用防滑链强行用四驱的话,转弯时后轮会推动前轮强行走直线,前轮的防滑链很有可能会“搓掉”哦。
总结:冰面驾驶的注意事项就是这些了,简而言之就是一句顺口溜。
缓起步
慢减速
安全距离要留足
道路结冰最好别开车,不得不开的话就要准备好防滑链,否则就有可能要准备排队修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