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建议买唐DMi的高配车型?因为车内的功能完全没啥用

2023年10月03日07:01:04 汽车 1327

相信大家要买混动车型,并且还是SUV,价格在20万以上,毫无疑问,比亚迪的唐DM绝对能够入车主的法眼,对于车主来说,唐DM这款车因为是混动车,再加上纯电里程已经可以满足日常出行了,结合车身足够大等等特点,绝对是出行和自驾游的最佳选择,但是,对于车主而言,我个人是不太推荐买唐DM高配车型的,为什么呢?

为什么我不建议买唐DMi的高配车型?因为车内的功能完全没啥用 - 天天要闻

目前,这款车最低配的价格在20.98万,而最高配的唐DMP车型在33.18万,其中还包含了数个不同价位的汽车,因此,这个价位的汽车,该怎么选择也成了不少车主头疼的地方了,而我对此给出的意见也很简单,直接选择最低配的20.98万就行了,其他价位的汽车压根不用去选,完全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反倒回来一些功能,你开十年都用不到。

为什么我不建议买唐DMi的高配车型?因为车内的功能完全没啥用 - 天天要闻

首先,高配车型的续航更长,对此,很多人觉得这样的话,可以跑更远的路了,这岂不是一件好事,是的,也可以这么说,但别忘了,多出来的几十公里续航,有什么用呢?基本没啥用,而其次就是最大功率也增加了452,看起来这个也很不错,但也没啥卵用,多出来的这些东西,很多车主哪怕开了好几年也完全用不上而已。

为什么我不建议买唐DMi的高配车型?因为车内的功能完全没啥用 - 天天要闻

再加上更大的电池反而还会增加汽车的能耗,毕竟更大的电池,会增加汽车的整体重量,从而让汽车能耗也增大,续航自然也会跟着打折,别以为更大电池能带来更多的续航,多出来的几十公里续航,这车的价格就多出那么多,实在是有点不划算,有这个钱,多加几箱油不香吗?所以,买这车完全没有必要买最高配的车型。

为什么我不建议买唐DMi的高配车型?因为车内的功能完全没啥用 - 天天要闻

就拿23.38万这款唐DMI冠军版的最高配车型来说,别看这款车加1.4万就给车主增加了14项功能,这些功能大多数都不划算,就拿HUD抬头显示来说,网上随便200块钱就能搞定了,还有K歌设备,无非就是买个话筒的事情,还有真皮座椅,难道就真的比仿皮好吗?价格也跟着上去了,更别提那些其他功能,完全没有什么太大的必要性。

为什么我不建议买唐DMi的高配车型?因为车内的功能完全没啥用 - 天天要闻

车上的那些功能,很多车主即便是用车好几年,恐怕能用到的功能也没多少,与其浪费那些钱,都够我们这些车主用好几年的油钱了,因此,我个人是强烈不推荐大家去买那些没啥用的功能,当然,对于车主而言,如果大家不在乎价格和收益,那这一点就无所谓了,毕竟价格摆在那里,对不对啊?

为什么我不建议买唐DMi的高配车型?因为车内的功能完全没啥用 - 天天要闻

当然,这倒不是说唐DM这款车就不值得买,事实上,这款车的性能还是很足的,作为插混车,最大的优点,恐怕就是没有里程焦虑了,一些纯电车,即便把续航抬升到了七百公里了,里程一样十分焦虑,不然,唐DM的孪生兄弟唐EV为什么卖不动,答案就在这里,纯电车往往没有混动车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唐DM的车身强度也很高。

为什么我不建议买唐DMi的高配车型?因为车内的功能完全没啥用 - 天天要闻

唐DM的外号叫做公路坦克,啥意思?就是他们的车身硬度非常高,哪怕是面对各种撞,也是能够轻松摆平的,不然,唐DM的车祸伤亡率为什么那么低,答案就是因为车身的硬度非常高,再加上车内空间特别大,特别十分平日里出去野餐什么的,绝对是居家旅行的必备好车,只是高配车型不推荐大家购买而已。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4月MPV销量榜,奥德赛未能上榜,或将被市场淘汰? - 天天要闻

4月MPV销量榜,奥德赛未能上榜,或将被市场淘汰?

以前买MPV大家第一时间考虑的是别克GL8、本田奥德赛,但如今汽车市场格局已变,在4月份的MPV销量排行榜中,别克GL8只能排到第五名,本田奥德赛更是遗憾落榜,无法进入MPV销量前十,车型已经逐渐被市场边缘化,榜单具体情况如下:4月份MPV
15万级纯电轿车厮杀:东风日产N7对比小鹏MONA M03 - 天天要闻

15万级纯电轿车厮杀:东风日产N7对比小鹏MONA M03

纵观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市,10-15万级新能源车型正在逐渐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关键引擎。从广大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该价位产品覆盖了不少家庭用户的首购预算,而且可以满足代步刚需。而作为该细分领域的新品车型,东风日产N7与小鹏MONA M03便
全球车企财报透视:数据背后的真相与启示 - 天天要闻

全球车企财报透视:数据背后的真相与启示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