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最后一世:“比丘,你找不到所问的答案,是因为你问错了”

一时,佛陀住在那烂陀的庵罗园中。

那时,长者之子坚固到佛陀处,敬礼后,坐于一旁,说道:“世尊!那烂陀是个成功繁荣、人群熙攘的地方,整个城对世尊满怀信心。世尊!若能派一位比丘去显示超人的神通不失为一件好事,它能更增强那烂陀城民对您的信心。”

佛陀答道:“坚固!我不以此法教导比丘,显现超人的神通给白衣看。”

但坚固一再提出这样的请求,于是,佛陀答说根据自己的经验,神变计有三种。

1.神通神变是基于由一身现为无量身、穿壁而行、腾空而飞与履水而行,乃至上访梵天界的能力。

2.记心神变是基于能读解他人之心的能力。

3.教诫神变是基于为他人之利益,而予以简略或详尽教导的能力。

前两种神变若为了炫耀之故当众显现,则无异于表演建驮梨咒与摩尼柯咒神咒之术,比丘就会被说成是在修炼神咒之术,所以如来将之视为羞耻、耻辱、使人反感的根源。

第三种教诫神变是基于他所给予的教导,它虽然也包括上面的神变,但它的目标是诸漏坏灭与苦灭。

为了强调前两种神变的不究竟,佛陀讲了一个故事,叙述一位具有那两种神变的比丘以及何以神变无济于他追求离苦。

在众比丘中有一人,他这样想:“此四大种,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于何处灭尽?”

然后,他便专注其心。当入定时,通往天界之路显现出来,他到四天王的众天处,问道:“朋友!此四大种于何处灭尽呢?”

他们答道:“我等于此一无所知,请直接上问四大天王,他们比我等更伟大、更殊胜理当对此有知。”于是,他到四大天王处。

但四大天王给了他相同的回答,并把他送到忉利天,之后又送到欲界所有的天,最后送到欲界之上、更高的天人所居处的梵天。

他向梵天的天人众提出同一个问题,他们对他的回答是:“比丘!我等于此一无所知,但有位梵天、现世与来世之主,他比我们更伟大、更殊胜,理当对此有知。”

“这位梵天现在何处?”

“比丘!我等不知大梵天今在何处,或现况如何,或何时出现,只有当他显出某些瑞相时,譬如出现光明,有明相显现,那就是大梵天要出现的前兆。”

不久,大梵天现身而出,比丘走上前去,提出他的问题。

梵天答道:“比丘!我是胜无能胜者、一切见者、现世与来世之主。”

比丘再问:“我并未问这些,我所问的是:四大种于何处灭尽呢?”

大梵天却给了先前相同的回答。当这问题第三次提出时,大梵天抓住比丘的手臂,将他领到一旁,然后说道:

“比丘!此处的天众一向以为:大梵天无所不见,无所不知,无所不证。这是我不当他们的面回答你的缘故。我不知四大种于何处灭尽?你踰越世夺,而到别处寻找答案,这是你的过失。到世尊处,向他提出你的问题,当他教你时,你应记住它。”

于是,这位比丘从天界消失,来到佛陀的面前,提出相同的问题。

佛陀告诉他:“比丘!从事航运的商人出海时带一只寻岸的乌,当船见不到陆地时,便将它释放。它向东、南、西、北、上、中间的各方向飞去,若看到陆地,它便往那里飞去,若未看到陆地,便飞回到船上。”

“同样地,比丘!不论你到何处搜寻,甚至到了梵天,你仍然找不到你所问的答案,因为你提的问题方式有误。”

比丘问的是:“此四大种,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于何处灭尽?”

佛陀告诉他应该这样提问:“地、水、火、风于何处不坚住?长、短、小、大、净、染于何处不坚住?名与色于何处灭尽无余呢?”

而这一问题的答案是:

意识不示现,并非有限可量,

声称一切之外无存在:

则于如是之处所,地、水、火、风不坚住,

长、短、小、大、净、染亦复如是;

名与色于此处灭尽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