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报与“开悟”之间,藏着这个诀窍,你知道吗?

古代的圣贤告诉我们,一个人一生的修行,都要福慧双修。福报和智慧,二者都不可偏废,倘若偏执一方,则修行也不会圆满,或者因为一方面的缺失,而导致另一方面始终都无法提升上去。陷入瓶颈之中,无法突破。

这就犹如一个人需要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基础保障一样,如果物质太丰富了,精神却十分匮乏,这样的人一样不会感到快乐,时间长了,会觉得人生乏味;而如果只强调精神的升华,物质上面却一贫如洗,连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都成问题,那也是绝对行不通的。

想要修福。就来自于平日里的修身,牢固的持戒,行善与布施了。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就算有再大的理想和目标,如果离开了修身的完善,注定基础不牢,根本无法达成。就算侥幸达成了,也因为基础不牢固,而摇摇欲坠。这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按照古代圣贤的教导,完善我们的品格修养,从身边的待人接物,每一件小事的处理上,严格地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切善与恶,都不是一时促成的,而来自于平日里的积累。一旦修身完善了,德行也就建立起来,再运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去多多奉献,多多布施,良好的因缘也会随之而来。

而修智慧,主要依靠接受圣贤的教诲,必须信受奉行才可以。光学理论还不够,必须要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去印证,这样才可以获得真知。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想要打开智慧,与发大心,行大善息息相关,一个人如果福德不够,你怎么修也是修不上去的。你真正的发大心,去做一件大的善事,回过头来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智慧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就直接证明了福德与智慧之间的紧密关系,他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但是为什么世上有很多福德具足的人,他们都没有真正的“开悟”,真正打开内在的智慧呢?一方面是没有深入学习圣贤智慧,没有在“理”上通晓,更重要的是没有很好地深入禅定。甚至连最基本的“静”也没有做到。

六波罗蜜中,也许“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他们都做得非常好,因此,福德方面是比较圆满的,但因为没有深入禅定,没有定静的功夫,般若智慧更是无从生起。他们的内心中依然有很多杂念妄想,分别执着,这就离打开智慧相去甚远了。

更有甚者,虽然福德具足,如社会上所谓的“成功人士”,但是根本就不信受圣贤的智慧,更不会去深入学习,也不会付出实践,没有这些最基本的条件,想要打开智慧更是难上加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