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新昌大佛,可称之为江南第一大佛?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与友相约,畅游大佛。浙江绍兴大佛寺相夹于南明、石城两山之间,石城山仙髻岩有一穴石窟,内有宏伟建筑,谓之大雄宝殿,殿前流水淙淙,殿内香雾缭绕,大佛所占之地也,入而历于金身,宝像庄严,慈眉善目,吾等且感微笑凝视,为莫能免。大佛造像座高2米,正身13.74米,佛首4.8米,耳长2.8米,鼻长1.48米,谓之“江南第一大佛”。

据记载,南齐永明四年(486年),石城山来了一位叫僧护的和尚。相传僧护常见仙髻岩的崖壁上有佛光出现,于是他发誓要在此岩壁上雕刻巨型弥勒佛大像。但在他的有生之年只成造像的面幞,临终前仍发誓“来生再造成此佛”。后来僧淑续凿,但也没有成功。直到梁天监六年(507年),梁建安王萧伟派当时最著名和尚僧佑到此主持续凿工程。在僧佑的计算和指挥之下,终于在天监十五年(516年)大功告成,名扬天下,从此开始了真正大佛寺的历史。由于凿刻大佛的传奇故事,人们也称大佛为“三生圣迹”。大佛寺的开凿年代与规模和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相近,比四川乐山大佛早200多年,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几尊石雕大佛之一。


大佛寺与佛教的渊源,需从专业书籍中查询获知,部分历史可从导游口中获知,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佛寺的艺术造诣三言两语难以表达,只有当你身临其境,方可感受其中之奥秘;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山间的一花一木,在佛光的庇佑下,自带一种通晓人心的灵性,它们能洞悉你所有的心思,每走一步,都会透着自然的魅力抚慰你的情绪,或光影斑驳的树影间,或岁月掠过的瓦檐下,当你的思想与这些风物碰撞,凡心自觉就变得宁静安分。


如今的大佛寺已是一座规模不小的寺庙,内有众多景点,但多而不乱,错落有致。新昌是个多山的城市,自古就有“八山半水分半田”的说法。而大佛寺就位于群山之中。大佛寺闹中取静,有亭台楼阁,庙宇佛塔,鸟语花香,植被茂密,适合各种人群的需求,里面还有酒店、书吧、咖啡店等齐全的配套措施,名胜古迹不胜枚举,繁华与宁静,巨大与微小均被巧妙地统一在石城山的山谷之中,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兼胜,值得大家来此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