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桂堂为何不以“寺”或“庙”为名,而叫“堂”?




双桂堂位于梁平县城西南13公里处的万竹山,占地面积约7万多平方米。寺院坐东朝西,殿堂为木石结构,有大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戒堂、破山塔大悲殿、藏经楼等七重建筑。双桂堂的名气可谓极大,是中国著名佛教禅院,被尊为“西南佛教禅宗祖庭”。历经350多年,气象恢宏,香火鼎盛,世谓之“西南丛林之首”“第一禅林”“宗门巨擘”。





最令双桂堂震惊世界的是,这里藏有十一、十二世纪印度梵文贝叶经》,是为镇堂之宝。堂前有金桂树和银桂树,传说是嫦娥亲手培养、用观音菩萨的净瓶之水浇灌长成并送来人间的。在抗战时期,西南各地的寺庙损毁惨重,历经乱世的双桂堂,仍然保留着释迦牟尼的舍利、贝叶经、玉佛,以及大量的佛学典藏。双桂堂不以“寺”或“庙”为名,而叫“堂”,是因为这里是佛学讲堂,相当于释迦牟尼在西南地区开办的高等院校。





双桂堂的香火,终年不断,梵音四起,玻璃琉瓦下,每天都是香烟缭绕、木鱼敲击。那凤眉屋顶、屋檐、飞脊,相得益彰。青山作屏,竹林作帐,数百尊铜铸佛像、泥塑、石刻字画,让双桂堂厚重古拙。


这一座仿古城楼,展翼飞檐,翩跹欲飞。悠扬的佛门音乐,从庙宇里传至耳畔,让人升华净化,物我两忘。在大雄宝殿里,有一座巨大的如来佛,左手持杨柳净瓶,右手持无畏金刚手印,胸饰璎珞,肩披天衣,神态逼真。





双桂堂的创始人是破山和尚,博学多才,收留了110个弟子。这些弟子分赴四川、云南、贵州,到许多毁于战乱的寺院里担任主持。所以,双桂堂有“云贵川业林祖庭”之尊,破山和尚因此功彪佛史,在东南亚至今保存着纪念他的“破山庙”。 每年腊月三十晚上子时,双桂堂都要举办法会,想要参与的香客需要提前约定。





除夕子时,新年祈福法会开始。香烟缭绕的大雄宝殿上灯烛辉煌,僧人和居士肃然站立,由犍椎、引磬、鱼槌、铰子法器组成梵乐队。在大磬的引导下,僧众诵唱经文、礼佛。烧香的香客,按佛教仪规,参与祈福法会。双桂堂附近是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的“观音竹海”,集竹林、山水、人文于一体,融“雄、奇、险、秀、幽、绝”于一身的大竹海,有“竹类博物馆”之称,值得一游。


文: 陈与 摄影:刘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