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皇家寺院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西南,始建于辽重煕七年,也就是公元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而命名。后来寺院毁于战火,金天眷三年,即公元1140年重建。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华严寺在明清时重建,大多数建筑改变结构。

华严寺坐西向东,有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


华严寺山门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


华严宝塔



普光明殿

华严寺分上寺和下寺。上寺主要建筑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单体面积达1559平方米,殿内中央塑有五方佛。下寺大殿为薄伽教藏殿,佛坛上布列辽代彩塑29尊,殿内有两层楼阁式藏经柜38间及“天宫楼阁”五间。藏经阁内有明清藏经1700余函,18000多册。


薄伽教藏殿


华严宝塔


华严寺景


华严宝塔

1961年华严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华严寺门票65元/人,大同火车站乘15路、2路、30路公交车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