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教徒善罗尼宾每当生病,或者生活困难时候总是向他信奉的天神拜祭祈祷,期待可以通过虔诚的献祭礼拜天神达到他摆脱困扰目的。
随着时间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不如意的事情也多,善尼罗宾依然不懈地祈求天神,可是没见天神来搭救,他反而病魔缠身,痛苦不堪。他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
这时,他不禁想起了很多人和他说过的,有一位释迦牟尼佛,智慧圆融无碍,没有开解不了的问题。于是下定决心拖着病体前去礼拜佛陀。
听说佛陀在祇园精舍说法,这一天,他带着诚恳恭敬的心,独自走进了园林,想请求佛陀开示!
他没有直接进入庄严宏伟的精舍里,只是在精舍外的树林下徘徊犹豫,望着这一座幽美宁静的祗园,心中真是羡慕和喜欢。
望着精舍的大门,他自言自语道:“佛陀应该会出来的!”
他的心中,一刻不能安定,矛盾和痛苦,紧紧缠缚着他,使他几十年来,始终寻不到解脱人生苦痛的方法。
过去,当他一有了苦痛就祈求天神,但是这么多年来,他所敬奉的天神,从没有过一次满足他的希求,久而久之,他发生怀疑:“天神到底能否能解除人生的苦痛,赐予人们的福乐呢?”他陷于矛盾的深渊,不能自拔!因而,他多病多愁,身体消瘦不堪!
正当他陷于沉思的时候,外面正走回来一位比丘,善罗尼宾见他那行仪庄重的态度,不禁走向前恭敬问道:“你是婆罗门的修道者吗?”
“不,我是比丘,是佛陀的弟子!”他很惊讶,什么是比丘,什么是佛陀的弟子,他含糊地猜测道:“你是在追寻人生真理的吗?”
比丘说:“我不但在追寻着人生的真理,也是解脱烦恼痛苦。”
“那么!你能告诉我如何解脱现在生中的苦痛吗?”他急切地追问。“出家人靠自身的努力!”比丘简单而肯定地回答。
一瞬间,善罗尼宾像听到真理的钟声,唤醒了他一向认为人生的一切苦难,是单纯靠神力来救度的观念,他惊讶地问道:“自身的力量才是解除自身的痛苦,这是你超胜的独特方法”。
“这是我老师佛陀的教诲,我只是把老师的言教告诉你,我个人没有超胜的独特见解!”“你的老师!是谁呀?”
“我的老师,是彻悟人生宇宙真理的佛陀!”
“呵!我听说有一位佛陀,我今天也是来找佛陀的!”善罗尼宾若有所悟。
“是的,你见过佛陀吗?”
“不,我没见过,不过,我常听到别人赞颂佛陀普渡众生的伟大精神,所以,我早就仰慕了!”
“你来这里是要拜见佛陀吗?”
“是的,我要拜见佛陀,但是,像我这样平凡的人,佛陀肯见我吗?”
“在伟大的佛陀慈悲心中,没有高低贵贱的分别心,他对一切众生都是一样的护念,你不要犹豫。”
善罗尼宾随在比丘的后面,进到精舍里拜见佛陀。
正在禅定中的佛陀,睁开慈眼,和蔼地对善罗尼宾说“善罗尼宾!你来得正好,你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受宠若惊的善罗尼宾,五体投地地礼拜着,他凝望着庄严和善的佛陀说道:“佛陀!我的身体坏极了,从瘦弱多病的身体中,我体会到生老病死的苦难,身体实在是一切苦痛的根源,因此,我相信了婆罗门的话,祈求神力的保佑。可是,贫穷的依然贫穷,多病的依然多病,久而久之,使我对神感到怀疑。佛陀!我现在的心理非常矛盾,请你指示我,我究竟信神好呢?还是不信神好?”
佛陀静静地听完了善罗尼宾的细诉,指着离园林不远的一个村落,亲切地问他道:“善罗尼宾!你看那乡村里的农夫,如果在万物生长的春天,不辛勤地耕耘播种,天天只在神的面前,祈求神赐给他秋天丰收,你想自己没有耕耘播种神会赐给他秋天的丰收吗?”
“不会!佛陀!不耕耘下种,任他如何祈求,荒芜的土地都不会有收获!”
“善罗尼宾,你回答得真好!再说,有些人不务正业,不好运动,身体日渐瘦弱,家境日趋贫穷,就如不耕耘的田地,日趋荒芜贫瘠一样,决不会因求神而身体健康,免除痛苦,到了秋天能丰收的!”
佛陀又问道:“善罗尼宾!如果有一个农夫,万物生长的春天,辛勤的耕耘播种,但他没有求神的恩赐,你想,在他的田地里,会不会因他不求神,而没有收获?”“佛陀!不会的,只要在田里播种付出辛勤的劳作,虽然没有求神,到了秋天依然会有收获。”
“善罗尼宾!就像这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肯勤俭度日,家业肯定富裕,积极运动锻炼自身会使身体健康,就如在田里播种了种子,到了秋天,仍然会有丰收的!”
“所以,婆罗门教的求神,不是解脱人生苦痛的办法,唯有从自己平常的身心活动中,精进地止恶行善,净化身心,就能解脱痛苦,进入净乐的圣境!”
善罗尼宾聆听了佛陀的妙法,心中所有的矛盾和痛苦病根顿时痊愈,他感到未有的欢喜,向佛陀再三顶礼致谢,并皈依了佛陀!